的一道笔墨!
张三的龙图经章只三百字,李四的龙图经章有六千字,而你我的龙图经章,十二万九千六百字!
同样的珠玑字句,修行的高下,道法底蕴的深浅,一眼可见!
含章,这才是你推行杏柳医科药剂最大的余韵所在!这也是为什么道盟诸祖师定成例与律章,一定要保下你性命的根源所在!
你提升的,还有更上一境的上限所在!
当然,丹海雾丝成一元极限之数,也不是没有‘烦恼’在。
数目的提升本身就拖延了一篇完整龙图经章脱胎而出的进境,这一过程真的很看运气的,运气好的,杀四五尊龙图圣祖,便能凝聚成自己的经章,运气差的,许是一条血路茫茫无期。
而且,诸道篆凝练的过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哪些留,哪些弃,哪些妖文该以怎么样的方式凝练成什么样的道篆。
其实看的都是你自身对于道法的理解。
忙到头最后炼成一锅散篆,根本聚不成龙图,拢不成经章的,也大有人在!
其余道院或者是世家的修士,在最后九篆齐聚,彻底定格了丹海雾丝之数后,族中长辈们便会找来家族底蕴之中,与他相近之道,相近数目的龙图经章,来让其翻阅,诵读。
以此来打下更坚实的底蕴。
6=9+
这些先贤留下的经篇,是指引,也是底手,一旦修士真的出了什么差池,自觉地走不通自我凝练道篆之路,则可以取来一部道法和数目极其相近的前人经章。
在完全舍弃掉自身道法认知的情况下,完全按照前人的路,尽数照搬!
先贤有过研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缺损些篆纹,添加一些篆纹,改易一些篆纹,只要整体框架在,不过是龙图上少几朵云雾而已,不会影响龙图经章的完整性,至多品阶降低一些。
留经篇于世,以遗后人,这也是为什么此境的大修士,又被尊称为祖师的缘故。
只是这样一来,在一元之数的领域之中,亦或者说,在超出了八九万之数以上的领域,人族还没有祖师在,没有任何一部遗落的可供参考的经章。
我们是拓路者,能将路走成什么样,完全看我们自己的天赋才情。
那人为铸就,却又自然混成的经章,在跃出丹海的那一刹,便有天赐的名目以经章总纲的方式同样自然成就。
其最上者称经,次者称典,再次者称策,最次者称旨,余者末流散篆而已。
经章能成何品,完全看你我道法底蕴,天赋才情了!
这样说来,你我这批拓路者中,走出这一步真正具备优势的人,反而是黄智姝和曾允合。
是诸象流派之中龙属兽相这一条强力之路的修士。
一切都和‘龙’之一字有关系,和更近乎于超凡道法源头有关!
也正因此,这一流派的修士,可以在凝聚第一篇和自身兽相道篆有关的龙图经章时,完全以血脉之中的那一道龙形真意为指引,以自身对于道法的认知为辅。
以一种比较玄学的‘心灵指引’来完成龙图经章的炼化。
兽相血脉之中,龙属血脉越是凸显,则能够凝聚成的经章品阶越高。
似黄智姝与曾允合,顶尖掠食者,霜火龙狐与龙鳞魔猿,经章成典已是保底,若是在炼化过程之中,本心不失,炼篆时精益求精,则经章成经,已然可望!”
闻言,岳含章轻轻颔首。
昔日黄智姝与自己相识的伊始,便是她为了求龙形武学的传授,自言称为得便是走上此路,据说可以在后续的某一境界中,以独特的优势削去前路瓶颈。
昔日种因,今日得果。
未料想初逢时的交易,竟应在了此处。
而商师的声音则继续缓缓响起。
“而凝聚完成龙图经章,不过是起始而已,还未彻底走完上一境的修行路,后面仍有一部分,是为‘外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