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就是李教授的这个学生,也是我侄子汪涛。我和他父亲是好朋友———.」
随着他的介绍,接下来进入到了争取投资环节。
汪涛拿出来了一份计划书。
言语表示:
「这是我研究的直升机飞控系统,请徐总过目,这个项目已经得到了我老师的认可———」
说这话时,李哲湘也在旁边点头。
而徐若初也接过了这份计划书。
不过并没有着急看,而是直接对汪涛问道:
「直升机飞控系统?」
「小型飞控,未来主要方向在轻型无人机方面。徐小姐对无人机这个概念是否了解?」
李哲湘主动开口说道。
徐若初并没着急回答,而是反问道:
「小型飞控的主要面对客户群体是?」
「电控飞行发烧友,徐小姐,我们主要的客户群体是这些———
汪涛代替了老师回答。
这俩人就跟互相开替身一样。
「群体受众如何呢?」
「听——国内的话关注的挺多的,但更多的是在国外——」
路遥听着汪涛这麽聊天,就知道不太对劲。
下意识的看了徐若初一眼。
但女总裁却不显山不漏水,只是点点头,继续聆听。
而听来听去,在路遥看来,其实无非就是那麽几个意思。
「市场前景大」丶「发烧友忠诚」丶「市场空白」丶「未来具备多方面延展性」等等。
李哲湘呢,伴随着徒弟的说法,也在和徐若初聊,不过他聊的方向,是公司的人才储备。
并且直言不讳的告诉徐若初,他现在在哈工大,高科技人才不会缺的,而且自己也很看好这个项目···
咋说呢。
聊的都对。
如果是科技人才听到有这位老教授的背书,就会明白从技术方面,只要方向对,那麽取得突破是迟早的事情。奈何---这是一场商业投资谈判局。
俩人说的,只有理工男懂,
要不是中途有这位陆总帮衬描绘商业蓝图,可能这局就崩了。
可已经逐渐掌握了徐若初一些小习惯的路遥还是发现,她的兴趣似乎不是很大。
哪怕这只是一笔三百万的投资。
哪怕这位金创的陆总已经投资了8万美金,甚至连汪涛的恩师,这位李教授也说了,他在筹钱,会投入一百万左右的资金。
俩人的动作都表明,他们很看好这个项目。
但—越是这样,反倒有种莫名的急迫感。
反观徐若初。
老神在在。
基本没有任何主动表露的情绪,甚至如果不是路遥自认为足够了解女总裁,
光从表面上,甚至都感觉不到她对这项目到底喜欢还是不喜欢。
这时候,路遥才真正的发现·
或者说认识到什麽是真正的「养气功夫」。
和自己前世接触到的那些领导什麽的完全不一样。
明明她更年轻,可这功夫-怎麽看都比眼前这二位要更深一些。
就这样从茶局,到饭局。
吃完饭,下午1点多。
徐若初就让路遥收起来这份计划书,打算告辞了。
临走前也礼貌的留了名片。
但没留电话。
路遥想了想——.决定破格一把,主动说道:
「汪哥,咱们留个电话呗。」
...—.啊?
汪涛一愣,接着很自然的点点头,笑道:
「矣,好。」
徐若初看了路遥一眼,眼神微动。
出来后,大家礼貌道别。
上车后路遥问道:
「徐总,我们去哪?」
「回去吧。你下午不是还和记者有约麽?」
「呢———.—·好的,谢谢徐总。」
路遥开始往魔都的方向走。
刚走出了这处茶舍,就听徐若初在后面问道:
「你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
刚才已经做出破格举动的路遥听到她这麽说后,正愁自己该怎麽表达的他立刻点点头:
「嗯,我觉得它的未来很有前景。」
「但它的应用场景很有限,据我所知,这种无人机的用途多为军用。民营企业想染指——.——太难了。」
这点,其实以现在这个节骨眼而言,她并没有说错老美最早在越南战争的时候,就用高空无人机侦查了,并且海湾战争中,这项技术也大放异彩。
可说白了,军用和民用确实是两回事。
民用方面,如果第一次接触的人确实很难以广义战略角度看待这个新兴的玩意。
但后世的方方面面证明,大疆很刑·————-不对,很行。
可这玩意要说服别人吧-—···-还是需要斟酌一下。
于是,路遥想了想后,说道:
「徐总,我不知道我想的对不对,但我想举个例子。」
「嗯,你说。」
「我记得我看过一篇报导,说是好莱坞那边,拍摄那种飞在空中的镜头,特别贵。好像是一分钟就要七八万美元,直升机油费,使用费,还有飞行员,摄影师的费用啥的加一起。」
「嗯,然后呢?」
「您刚才没听他说麽,他们在去年就已经突破了超视距技术—.先姑且不论这种突破和军用级别差距多大,但刚才他说的时候,我就不自觉的在想,如果用无人机操控,搭配-----就是往无人机上安装一个摄像头,说白了,美军越战的时候用的不就是这种麽?改民用后,它的应用场景还是挺多的。想想看,我站在一楼,用无人机直接就能高空作业,拍摄到很全的城市景色—」
他说,徐若初就听。
而听来听去·--扭转了多少关于这个叫汪涛的人那份计划书的印象不提。
看着路遥眉飞色舞的样子,她歪了歪头,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