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第242章 高速成长的江河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2章 高速成长的江河市(2 / 3)

成了对于最下面的那一层的扩建。

将农家小院地下第7层。

从原本的直径100米,扩建为了直径500米。

不要看这个数字似乎不怎么起眼。

直径500米,也就比一个标准的体育场跑道,再长那么一点。

可实际上。

它在地下的内部空间,巨大到可以用百万立方米来计算。

仅仅那一层新增加的空间。

就比原本农家小院避难所整体还要大上三四倍。

足以塞下三艘航空母舰。

堪称是一座中型避难所的规模。

只可惜,工程队在地下挖掘的速度快。

苏武在人口上的扩张更快。

在这半个多月里。

增长到千万级规模的人口。

如今每月消耗的基础粮食,都需要十几二十万吨。

区区新增的一座中型避难所规模的空间,哪怕全部建造成种植园。

其产量于整体而言,也不会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

“慢慢来吧。”

“不管怎么说,每天增加的空间已经足够多了。”“没有必要太过急于求成。”

视线落在避难所立体地图旁边,过去对新增空间的规划书上。

苏武思虑再三。

最终没有对它进行修改。

如今在江河市附属避难所中建造的速生种植园,数量已经足够保证所有人的基础粮食需求。

没有必要在农家小院这里,继续增加它的数量。

相反,按照以前的规划,建造常规的种植园。

虽然说在粮食产量上,只有速生种植园的一半。

但却是一步到位。

以后不管避难所发展到哪一种程度,也都不用再改来改去。

69书吧

避免了重复建设浪费的时间和资源。

完成了巡视。

苏武开始着手处理今天的事务。

在地表的气温降到零度以下,大雨也基本停歇以后。

整个江河市的水位,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下降。

返航回来的园号游轮,以及其它船只。

在停靠到当初以一座中型避难所为基础,建造的深水港口不久。

便出现了搁浅的迹象。

到现在。

更是相当于直接停留在了陆地上。

“以后应该是彻底用不上了。”

“直接都拆掉吧。”

最后看了眼屏幕中,停留在早已干涸的地面。

宛如一座钢铁城市的游轮。

苏武略带惋惜的做出了决定。

随后。

数百只蜘蛛机器人和十几辆运输车。

开始出现在游轮附近。

它们首先将游轮中一切能够拆除的设备,以及能够带走的各种生活用品,全部都给搬走。

这些东西不会被销毁,还原成原材料。

而是会暂时存储在附属避难所的仓库之中。

等到以后有用的着的地方,再拿出来直接使用。

避免中间无谓的损耗。

至于剩下的大件,则全部切割下来。

当作废旧钢铁进行回收处理。

因为不赶时间。

苏武派遣过去的机器人,数量并不算太多。

整个拆除过程,显得有些不急不缓。

颇为有种要拆个十天半个月的架势。

苏武在确定现场的拆除工作走上正轨以后,便对此不再关注。

转而又将视线放到农家小院,地下二层的制造中心。

目前的制造中心,依然在满负荷的运转。

主要生产手机,蓝牙耳机,各种工程车辆和机器人,以及外骨骼装甲等等。

手机和蓝牙耳机,属于基础设备。

因为人口增长过快。

直到目前为止。

整个江河市中仍然有超过数百万人,没有配齐这两样设备。

很多时候。

人工智能不得不安排一个带有蓝牙耳机的人,作为队长和传话筒。

来间接的指挥其他人。

这就无形之中。

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传递命令和确认目标状态上。

让那些人实际发挥出来的工作效率,仅有其他人的三分之二左右。

工程车辆和机器人。

则是目前能够提升整个江河市生产力的主要机械设备。

每生产出一台工程车辆或者机器人。

人工智能便会对应的,从正在城市废墟中工作的那200万名避难所居民之中。

挑选出三个人出来。

调遣回避难所内部的远程控制中心,负责轮流远程操纵这台新出厂的机械进行工作。

这其中。

对于被选中的个体来说,等于是从农民工,变成了坐在办公室里的白领。

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都获得了巨大的改善。

对于苏武来说。

则是增加了三个工作效率提升了10倍不止的劳动力。

而制造中心批量生产的最后一种工业产品外骨骼装甲。

目前也同样是主要分发给在城市废墟工作的普通避难所居民。

相比远程操作机器人。

这些被分配了外骨骼装甲的避难所居民,因为仍然要亲自待在地表工作。

在劳动强度上,要相对大一点。

也需要承担在地表活动可能遭遇到的各种危险。

不过至少比使用原始工具,没有任何防护,跑也跑不动的普通避难所居民要强的多。

劳动效率平均也能提升7倍左右。

随着这些增加生产力的设备,不断的走下生产线,被运送到城市废墟那边。

整体上回收建筑垃圾的效率。

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提升。

仅仅一天下来。

每个小时处理的建筑垃圾,便从4万吨上升到了6万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