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4章 大迁移(1 / 3)

第264章 大迁移

不过,定价太过夸张也不行。

顶尖的权贵就那么一点。

如果买得起的人数量不够多,就比如让大部分民间避难所,连一个治疗名额都买不起。

那也就失去了开放的意义。

“把一个普通人在游戏内8小时的收入,作为衡量单位。”

“固定兑换比例为一个工作日,等于1千克基本食物。”

“作为最高等级延寿20年的医疗服务,可以定价为十亿个工作日,或者120万吨普通物资。”

“其余按照病症种类和严重程度,相应降低一部分的价格。”

“形成一条以此价格,向权贵富豪提供医疗服务。权贵富豪再用普通物资,向他们所在的避难所普通居民,收购游戏币的链条。”

苏武仔细勾勒着这张以游戏为基础,延伸出去的利益网络。

小心翼翼的对其中的设定,进行查漏补缺。

开放游戏币兑换医疗服务的同时,也要允许使用物资兑换同样的服务。

后者存在的目的。

其实是作为对游戏币价值的锚定。

以官方的名义,向所有人宣告,一个工作日的游戏币,可以固定换算成多少其它物资。

同时,如果使用物资兑换医疗服务的话,还要再额外增加20%的手续费和负责运输。

以此凸显游戏币的便捷和重要。

间接促使那些有需求的富豪,倾向于在当地向普通人收购游戏币。

“除了高端的医疗以外。”

“也可以出售网络服务,比如提供远程维修和设计指导,病情诊断,算力支持,情报交易等等。”

“还有提供武装救援和复仇服务,允许兑换体积不大的贵重物品和药物等等。”

“等到后续有了多余的运力。”

“再把包括食物在内的各种普通物资,运往东洲各地,实现对游戏币价值的托底。”

“另外,还可以和东南联盟的成员,或者其他当地的大型势力协商,从他们那里挑选代理人,代为销售各种用于回收游戏币的物资。”

苏武尽可能的将一条条能够想到的兑换渠道都陈列出来。

按照这些方式。

苏武注定要支付大量的物资出去。

换来的则是,在整个东洲获得最大数量群体的游戏玩家和游戏时长。

同时,它也是一条隐性的,无差别对于所有弱势群体和失去工作的底层人,提供最低生存保障的福利。

普通人只需要在游戏里工作8个小时,就能换取两斤食物。

或许兑换出来的食物,可能很难吃。

但至少维持生存却不会有什么问题。

“差不多就这些吧。”

将拟定好的计划,存储到人工智能的待执行日志列表。

然后对其授权,允许开始进行准备之后。

苏武轻轻松了口气。

转过目光。

重新切换到伊甸园卫星的控制后台。

网络通讯只是伊甸园卫星的主要功能之一,却不是唯一功能。

在后台上打开侦察模式。

一张从太空俯瞰地球的动态图像,顿时铺满了整个屏幕。

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

是位于东洲下方那片海洋上,一团直径至少有2300公里的巨大气旋。

“那里的海面,似乎还没有结冰。”

视线在气旋上停留了片刻。

苏武隐约看到气旋的中心,似乎偶尔有闪电出现。

随后,借助卫星上的侦察组件。

他又发现气旋下的海洋深处,还存在着剧烈的地质活动。

每时每刻都持续释放着巨大的热量。

同时,那里的海面也不平静。

不时的就有数十上百米高的巨浪交替涌现。

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

哪怕一艘航母驶入进去,也只会有沉没的下场。

“幸好发生在无人的区域。”

“不然的话。”

苏武有点不敢想象。

以那种地质活跃强度。

就算是如今的农家小院,也大概率抵挡不住。

更不用说那些普通的避难所。

一旦遭遇,恐怕除了搭乘直升机从空中逃离以外,没有任何幸存的可能。

从气旋那里离开目光。

苏武看向东洲陆地。

相比于恐怖的海洋,陆地的气候似乎就温和许多。

笼罩在那一片地带的云层有厚有薄。

少许的地方,甚至接近于没有。

能够让卫星直接清晰地看到,地表那折射着阳光的冰原。

“总共有117条低温寒流。”

“暴风雪覆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

苏武的目光,在那些纵横交错的低温寒流上,逐一扫过。

那些是促使人类,变成如今窘迫状况的主要因素。

如果没有它们。

纵使现在地表平均气温接近零下60度。

也依然不会妨碍人类在地面重建家园。

“以后有了伊甸园卫星的预警。”

“在地表活动,就不需要再去担心低温寒流的突然袭击。”

“而有了足够的反应时间。”

“很多行动都可以更加大胆一点了。”

这对于苏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

就是可以趁着低温寒流错开的时间。

使用普通的末世前的交通工具,大规模的运输物资和人口。

虽然这个行动的窗口期可能很短。

每次最多移动几十上百公里,就必须寻找一个临时容身的地方。

但这并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难题。

从余安市到江河市那800多公里的路程上。

平均每几十公里,就必定能找到至少一座在苏武控制下的避难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