舱负责发射干扰信号……”
“其实就是把整架飞机当做一个能飞的吊舱来设计,这样哪怕是歼8c这样翼展比较小的飞机,也有差不多9米的样子,而且中间还有一整个机身作为屏蔽隔离,完全可以满足空间隔离的要求。”
好家伙,思路打开。
如果不是现场的气氛还比较严肃,常浩南甚至想要鼓个掌。
对方的一番话提醒了他,很可能在过去,美苏两国的电子战机在面对类似的情况时,就是用了类似的思路来规避收发同时干扰机中出现的自干扰问题。
这种思路除了灵活性较差(必须大改一架飞机,普通飞机挂着那两个吊舱完全没用),以及只能对飞机机身一侧大约45-60°角的范围实现干扰(绝大多数干扰机的干扰信号都是朝正前方90-120°的弧形区域有效),所以对航向有比较严苛的要求之外,倒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可行的方案——
如果不是现在常浩南脑子里已经有了个更好的解决办法的话。
“咳咳……自干扰问题确实很难处理,但也未必就克服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