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客机实现了相当程度的飞跃。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人还是只愿意给出部分零部件生产线作为条件,实在是显得不够有诚意。
毕竟给欧元站台,那也是有风险的。
除了金融领域提出的对等条件,比如按照更加优惠的汇率签订人民币-欧元定期互换协议以外,至少要在产业层面多开一些口才行。
比如把更多涉及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工艺,像是碳纤维自动铺丝生产机翼之类的流程引入国内。
或者提前开始落实亚洲总装中心。
总之,欧元都已经成了现在这德行,能找见人站台就不错了,条件自然得开的狠一点。
本来常浩南还觉得,这一套组合拳虽然不能算是趁人之危,至少也有点落井下石那意思。
就算能谈下来,总归也得僵持一段时间。
不过很快,美国人就送上了一记助攻。
在4月中旬某一天的早上,欧元开盘就跌破了1.0100。
这意味着距离1:1这个关键节点,基本只剩下最后一哆嗦了。
各位不要在评论区直接提相关历史事件,风险很高容易导致额外的审核,这几章能完整发出来本来就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