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第1304章 我飞机都设计一半了你们和我说这个?
杨韦深吸一口气,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
战术后仰.jpg
由于四代机仍然处在研发阶段的前中期,所以目前正在渝都进行微波相关测试的只是个按照概念设计捏出来的模型。
虽然也象徵性地给发动机留出了占位空间,但要想安装两台真家伙进去……
那还是有一定难度。
而且会不可避免地耽误后续测试进度。
「我记得……上次开会的时候,606所的代表不是说计划把尾喷口的隐身改型延后,为了保障原型机试飞,要先交付给我们四台初始版本的涡扇10G麽?」
杨韦一边询问,一边下意识地朝着对面林济洪的方向瞟了一眼:
「另外,渝都那边的大型微波暗室自打建成开始就一直是我们在用,对方应该也还没进行过单独的尾喷口反射面积测试吧?」
高文广没有马上回答,电话那头传来了一阵纸张翻页的声音。
显然,从606所发来的函件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两页。
过了一会儿之后,他才重新开口道:
「对方的说法是,发现了一种能够削弱飞机局部雷达信号反射特徵的新技术,但需要在航空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才能正常发挥效果,并且还需要测试长时间维持效果的可行性,所以希望提前进行组合体协同测试……」
这份函件是通过传真递送,而非由机要员携带过来的,因此密级有限,很多关系到具体技术的内容都无法写明。
「削弱局部雷达特徵?」
杨韦脑海中闪过了很多种可能。
但这个说法实在有些模糊,还不到做出更准确判断的时候。
思索半晌之后,他最终做出决定:
「你跟对方说,咱们微波测试团队的负责人今天正在所里开会,最晚后天就会回渝都,让他们先带一部分关键技术资料,还有详细的测试需求过去那边,先联合电磁中心把测试方案给确定下来。」
「哦还有,记得把那份公函送到我这……」
林孔二人此时正坐在办公室另一头的沙发上,没办法听到另一边高文广的声音,但即便仅通过杨韦的反应和只言片语,也不难判断出这通电话的主题。
「杨总,航发那边……有新进展了?」
待到杨韦挂断电话之后,孔成安试探着询问道。
语气中除了期待和兴奋以外,似乎还夹杂着一丝丝紧张。
毕竟在过去二十年中,华夏的航空项目研发,都是动力部门在给总体部门拖后腿。
现在要是让别人拿着发动机等他们,那落差之下,还是难免让人感觉到有些压力。
「确实有进展,但应该不是你想的那样……」
作为老航空,杨韦一眼便看穿了后者内心的复杂想法,出言宽慰道:
「就算常院士早就给涡扇10预留了升级空间,效率也不会这麽高……再说新型号连高空台都还没上呢,哪可能就就这麽开始定型流程?」
他说着重新坐回到沙发上:
「实际上,这次反而跟渝都那边的电磁测试工作有关,可能需要老林专门跑一趟……」
这个时候,一阵敲门声打断了三人之间的对话。
高文广出现在办公室外面,手里还拿着一份没来得及装订的文件:
「杨总,您要的文件。」
杨韦接到手中,点了点头示意对方可以离开,接着低头逐页翻阅起来。
等到高文广的脚步声逐渐远去并消失在之后,林济洪接上了刚才杨韦没说完的话:
「所以……需要我马上去渝都一趟麽?」
「对。」
杨韦没有抬头:
「明天你把刚才会上总结出来的东西布置下去,然后就去渝都了解一下具体情况,估计是和发动机尾喷口细节的处理方式有关,顺便也可以测试一下老孔那边几种尾鳍布置方案对于雷达反射强度的……」
最后一句话明明快要说完,但他的声音却戛然而止。
这一变化当即吸引了另外二人的注意力。
「杨总?」
正在本子上记录着后续工作安排的林济洪好奇地看向旁边。
只见杨韦已经把文件摊开并翻到了最后一页,此时正盯着上面的内容出神。
虽然好奇,但林济洪也不好随便凑过去看领导手里的文件,所以只好等着对方给出反应。
好在杨韦很快就从一开始的惊讶中回过神来:
「不,后天我和你一起去……」
他深吸一口气,把手中的文件轻轻丢到茶几上。
这下,林济洪总算是看清楚了——
尽管这份函件发自606所,但是在署名栏上,除了按照惯例的刘永全以外,却还标着常浩南的名字……
……
让杨韦没有想到,并且也有些失望的是,常浩南本人并没有出现在渝都。
不过,刘永全还是带来了一份经过后者敲定的测试需求:
「常总那边的项目现在正处于研发关键阶段,另外家里面还有些事情,所以暂时走不开……」
尽管感到有些遗憾,但杨韦也知道现在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于是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从对方手中拿过技术文档。
然而,刚把方向调转180°,甚至都不需要再往后翻,第一页里面的概要部分就让杨韦丶林济洪丶以及电磁中心这边的负责人张品生同时惊呼出声——
「等离子体隐身?」
这是前两者异口同声喊出的内容。
接着对视一眼,都不出意外地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喜出望外的情绪。
仅仅两天前的技术研讨会上,他们还在为解决气动和隐身之间的矛盾而进行痛苦的抉择。
尤其是林济洪,甚至已经做好了在一些位置的设计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