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过去几天的测试流程,以便未来填充自己的博士论文。
但这个本来只是勤快一下的行为,却让他很快捕捉到了异常情况——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尽管测试结果都落在项目允许的数值范围内,但一号机和二号机在各自对应测试区间以外的工作曲线却对不上号。
不过,他最开始也没有太当回事。
毕竟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稳定性相对较差,性能出现一些波动实属正常,不外乎是挑中了两台差别偏大的产品。
而且,连这样都能通过测试,反而说明新的推进剂设计冗馀度很高。
然而很快,贾博伦斯基就发现事情并没有这麽简单。
因为后面的3-6号机也出现了一样的情况。
按照顺序的每两台之间差异不大,很容易被当做个体差异忽略掉,可是当他把六条曲线绘制在同一张表上之后,却发现其中的差异并非是正常波动那样的高低随机,而是极其规律的依序抬高。
这可不像是随机因素所导致的结果……
由于固体火箭发动机无法灵活控制的特性,其测试条件并非无极改变,而是预先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分散区间,验证发动机在模拟实际工作条件下的适应性。
六条工作曲线呈现出有规律的差异,最有可能的解释不外乎是有人对它们进行了「应试化」的改造。
就像大学计算机编程的考试那样,只要事先知道后台对提交程序的验证方式,就可以省去程序编写过程,直接输出几个测试输入对应的结果值即可。
只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整个项目的真实性……
贾博伦斯基下意识想要叫住正在收拾东西的赫斯特。
但目光却瞟见了旁边文件上自己和师姐两个人的签名。
顿时,一股冷汗从后背冒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