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失态。
现在亲眼见到鲁滨逊漂流记中提到过的长枪,陈舟实在难以按捺住自己喜悦的心情,急忙上前两步,取下墙上的两把长枪,目光狂热,像见到美女一样摩挲着枪身细节,观察着最重要的扳机部分。
其中那把较为纤细的枪是一把流行于15世纪末的轻型火绳枪。
抓住它的一瞬间,那些熟读过几十遍的知识从陈舟脑海涌现。
在枪械发展史中,火绳枪的出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
相较前辈火门枪简单的构造,不稳定的结构,起源于15世纪初的火绳枪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并在15世纪末期发展成熟。
火绳枪的结构很接近现代枪支,它有枪管,有枪托有扳机,因用点燃的火绳作为引线发射弹丸而得名。
作为经典前膛枪,火绳枪有一个缺陷严重的问题,就是操作复杂。
每次发射装填都需要四十多个动作,熟练掌握使用方法的火枪手一分钟也只能开一两枪。
而且它的射程和精度都远远不如现代枪支,使用的火绳和火药粉末干燥时易燃易爆,淋雨进水又会失效,遇到风天,火门处的引药被吹走也会导致开不出枪,因此无法在恶劣天气中使用。
尽管有着种种缺陷,但和同时期的其它远程武器,比如长弓和弩相比,火绳枪的优势依然明显。
因为具备更长更细密闭性更好的枪管,火绳枪的弹丸初速更快,射击精度、射程和威力也远胜弓弩,能够在几十米外轻易击穿骑士的重装板甲,使得它成为了战场的新宠儿。
不过长江后浪推前浪,轻型火绳枪的辉煌没能持续多久,就被设计更先进,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重型火绳枪所取代,也算一代新人换旧人了。
陈舟手持这把轻型火绳枪便是“前朝的古董”,枪身老旧掉漆,扳机上下的各个金属构件都已经破损生锈,不仅让人难以信任它的精准度,开枪时还要承担随时散架的风险。
感谢唐辛寒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月票。
同样求追读,求推荐票,求评论求章说,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