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房间的出口搭建一个矮梯子,省得以后进出房间又蹦又跳,空耗力气。
……
刷锅刷碗,用剪掉的小块海豹皮抹布擦干净,烧水做饭。
脱掉潮湿的外套和鞋袜,一屁股坐在床上,倚靠着墙壁,陈舟拿起了套着黑色包装袋的奖励箱。
等了一天,总算能揭晓答案了。
包装袋放在篝火旁边,拿在手里滚烫。
依旧是用小刀割开一条直线,扯开袋子。
开口后,借着火光,陈舟看到一层绿绿的纸板包装套在袋内的方盒上。方盒呈黑色,最顶端扣着个黑色的盖子,外观很是朴素,与乡下小卖部装口香的小纸盒相似。
再看朝向开口那一侧纸板包装上印刷的文字——手感顺滑、坚固耐摔、防风防爆、充气高档。
“呦呵,这难道是?”
心中一喜,陈舟直接拽下了黑色包装袋,露出了内部方盒的真面目。
正如他所料,这是一盒充气防风打火机。
整盒打火机就像超市门口常见的打火机包装一样,整齐地插在有凹槽的底座中,只是上面多了一块黑色塑料盖。
打火机纵列6个,横列8个,颜色各异,材质为塑料,但不透明。
拆下塑料盖,从中取出一个打火机,看了看打火机屁股,也是不透明的设计,根本看不出里面丁烷气体有多少,陈舟的喜悦心情像被浇了一盆冷水。
根据他使用打火机的经验,一般质量好一点的充气打火机,要么用料扎实,有一层金属外壳,且手感沉重。
要么虽然材质为塑料,但塑料透明,能让人看清里面还剩多少气。
像这种不透明的设计,加上塑料外壳,再加上所谓的防风防爆,质量通常最差劲,用不了几天就要出问题,不是打不着火就是火苗特别小。
“希望这次发货的是个良心商家。
盼星星盼月亮,从第二次神秘奖励我就在盼望打火机,真到了,可千万别坑我呀!”
试着用了一下手中的打火机,因为刚拆包装,它还是个新货,点火顺畅,火苗呈蓝色,看不出一点毛病。
但是这防风二字,就不那么靠谱了。
因为陈舟只是把门敞开一条缝,让外面的风灌进来试了试,打火机的火苗就毫无抵抗能力,直接被吹灭了,想来这是商家的噱头。
关上门,看着熊熊燃烧的火堆,想起刚才把奖励盒放在火旁边,陈舟不禁有些后怕。
要真从火中迸出一粒火星点燃外包装,不说引爆打火机,光是产生火灾也能要他半条命。
而且木屋内还有半桶火药,火势蔓延起来,就算他逃出去,积攒的这些家当可就全毁了。
不知不觉已在鬼门关前走过一遭,陈舟庆幸自己提前在炉灶外围砌了一圈防火矮墙并铺了一层石板,不然若出了意外,情况真不好说。
……
自第一次使用火镰到现在已有近两百天,火镰的铁刃都被敲掉了一层。
陈舟早就适应了火镰的手感,对这件来自17世纪的生火工具的使用也越来越有心得了。
眼下没有什么急需用火的工作要忙,他决定把打火机储存起来,留待日后外出快速生火时再使用。
这种近乎一次性使用的打火机密封性非常出色,平常放在小卖部里七八年买来都能正常使用,只要外壳不被破坏,基本能坚持到挑战结束。
48个打火机在使用频率较低的情况下,度过这28年可能还能剩几个。
而且除正常生火外,陈舟还想用打火机内部的电打火器做一把电点火的改进版燧发枪,配合脑瓜崩神器上拆下来的弹簧,完全可以让燧发枪的发射速度得到质的飞跃。
不过之前的改进版图纸还未完成,这次添加了新的构件,又要重新开始设计,剔除一些臃肿的结构,为新结构提供框架,一时半会儿肯定制造不出来,估计要等下一个雨季了。
……
在挑战初期,这样一盒打火机绝对是一件神器。
尤其是陈舟这种毫无野外生存经验的人,他根本没有耐心和技巧完成钻木取火,也很难制造出更方便的弓钻取火器。
如果没有船上的火镰,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将会为保存火种和生火发愁,甚至引发各种危险,遭遇各种麻烦,耽误无数时间。
但到了195天后的今天,有没有打火机对陈舟来说其实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即使火镰用坏了,他也能制造第二个火镰,乃至用土掩埋木炭,保留火种,或者制造弓钻取火器——
在有火绒的情况下,弓钻取火的速度比火镰还要快,只是弓钻取火器太大,在便携性方面完全不如火镰。
吃过晚饭,伺候完家里四头“神兽”,往炉灶中铲了一锹土,压住燃烧中的木炭,保留火种。
给木块添了一道新伤疤。
躺在床上,看着黑暗笼罩的顶梁,听着室外的风雨声,陈舟翻了个身,难以入眠。
习惯了在窑洞中休息,搬到外面,他一下子感觉少了家的氛围。
前几日太累,沾枕头就睡,今夜却有些想念窑洞了。
床很矮,半个肩膀探出去,一伸手就能摸到卧在地上的来福。
火烤干了来福的毛发,手指伸进去,能触碰到一些细小的土粒,有点粗糙。
“来福,你睡着了吗?”
陈舟喃喃。
随后他感觉到一个湿润温暖且柔软的物体盖在了手背上,那是来福的舌头。
舔了主人的手,来福伸了伸后腿,蹬住木屋墙壁,从喉咙中挤出一声低吠,往床边挪了挪,歪着头注视陈舟的脸。
“来福,你说,我能不能活到28年以后呢?”
陈舟问着,摸着黑揉了揉来福的脑袋。
“来福,你能不能陪我到挑战结束?”
木屋内没有回应,只有雨点打在棚上,啪嗒啪嗒。
沉默了片刻,陈舟说。
“来福,我有没有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