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打起来,压根不是蒙面人的对手,此刻遭到完全压制!
蒙面人气息越发的盛烈,白翠节节败退,呼吸逐渐困难,有眩晕感。
她深吸了口气,打算拼命。
忽然。
窗外有亮光。
蒙面人微微讶异,动作一缓慢,白翠趁机挣脱元气困缚,却并没有急着还击,而是同样迷惑的侧目看向窗外。
前一刻,明明还是黑夜,但现在,外头却恍若白昼。
整条街乃至整座妖城都醒来,
外头传来惊呼声、喧嚣声,蒙面人眼睛猛地一眯,这是怎么了?
莫非,又是大半月前的异变?
但无论怎么样,今天是难了。
冷冷看了眼气喘吁吁的白翠,他淡淡道:“白老板运气倒是不错,但应当不会一直好运下去吧?”
“过两天,我再来找您。”
“这几天,你这酒楼就继续开着吧。”
说着,蒙面人哼了一声,身形居然化作一缕清风,消失不见。
白翠喘息半晌,理了理鬓发,快步上前,推开门,想要看看发生了什么,可才走出酒楼,却错愕愣住。
“那是.什么?”
如同街上许多惊恐的人一般,
她看到远处,看到一头和天蛟山等高,足有万米之巨的赤蛇,生着人的面孔,口中衔着一粒烛光,头顶是一方浩瀚的虚幻大日,
在那烛光与虚幻大日的照耀下,整座天蛟城宛若白昼!!
那万米的人面蛇立着身躯,恐怕能和天蛟山等高,正在行近,天蛟城也越发的亮堂!
“这是.妖?”
白翠咽了口唾沫,感知不见那头妖的具体气机,这是什么妖??
等到人面赤蛇至于天蛟城、天蛟山之前,
上城,有一道道身影窜出,有蛟龙探出头颅。
“阁下是?”
老蛟的声音震响在整座山城,很多养殖区的平民双耳剧疼,倒地打滚。
“吾名。”
那头悬大日、口衔烛光的巨妖声如洪钟,低沉而威严:
“吾名,烛龙。”
那叫做烛龙的生灵说话间,有灼灼之气喷吐而出,有春风拂来,满山树尽皆绽放。
恰似逢春。
此刻明明是深秋。
“烛龙.”
白翠咽了口唾沫,呢喃着这个名——她不认识烛龙,但她听说过烛龙。
钟山之神,执九幽之昼夜与四季。
白翠想起大半月前的惊变,想起听闻的传说——一头要比真王都强大的多的烛龙,自九幽凝视人间,使人间黑夜换做白昼。
“烛龙.为何会来这座小城?”
“传说中的妖,都现世了吗?”
白翠不明白。
那头老蛟龙也不明白。
但不妨碍老蛟龙毛骨悚然,背脊发寒。
感知中,这明明是一头大妖而已,
但那大日煌煌,但这满城逢春之景却做不了假。
不怕假,就怕真。
万一是真的.
伴随良久的死寂之后。
老蛟龙朗声。
“小蛟,恭迎钟山之神,驾临此城!”
“我等,恭迎钟山之神,驾临此城!”
一头头升空的大妖尽皆恭声,一个接着一个,连同那老蛟龙一并,垂下了头颅。
衔着一粒烛火的烛龙微睁双眸,轻轻挪动身躯,原本他距离要城还有数里之遥,
可这数里间,却在其挪身之时似被压缩成几米,一晃便尽。
他依山城而立,垂眸,在整座天蛟城中扫了一眼。
不知是不是错觉。
白翠觉得,烛龙,似乎看了自己一眼。
不,两眼。
似乎还怔了怔。
“为吾备宫楼。”
烛龙发声,如轰隆雷鸣,头顶大日放光,照耀八方。
………………
烛龙现世的消息,如同一阵风。
疯传八方。
现在山,弥勒寺。
“原来如此。”
古佛低语,梵音大作。
他垂着眼眸,一旁有佛陀发问:
“礼赞现在,世尊,要派遣菩萨、罗汉,去见一见那位传说中的烛龙吗?”
“又或者.”
这位妖佛含笑:
“要将烛龙,捉回来么?我听闻,那只是头初生之烛龙,方才大妖之境,孱弱至极。”
古佛侧目,凝视着这位佛陀,一动不动。
后者脸上笑容渐渐散去,又渐渐满头大汗,猛然俯下身:
“望世尊恕罪!”
古佛冷哼了一声,淡淡道:
“烛九阴端坐九幽中,不惜短暂打破绝天地通,凝视整座人间,使人间幽夜作白昼。”
“如今再看,不便就是一种宣告么?”
“祂,也要插足大天地之争了。”
“那烛龙,便是祂的人。”
说着,古佛轻轻吐了口浑浊之气,再道:
“汝若是觉着,活的太长,想要圆寂,大可自己去,莫要牵连了我弥勒寺,莫要牵连了现在山。”
“我佛恕罪!”佛陀俯地。
………………
南妖朝,皇城。
“烛龙.”
南妖皇微微眯眼:
“地上幽冥要急眼了啊”
“陛下,您要去见一见烛龙么?”有真王发问。
“不必。”
南皇摇头,淡淡道:
“派一使者去,好生伺候着便是,说到底也是在我们南朝现的身,看看这位烛龙,想要做什么,但吩咐下去,不要招惹,免得惹怒他背后的那位。”
“是,陛下。”真王退去。
南皇剧烈咳嗽了两声,戴着面具,看不清神色,低低自语:
“这老青牛,下的好重的手。”
“哼。”
南皇缓缓吐了口气。
一口无暇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