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成八个鸳鸯小阵。
每个鸳鸯阵中,两名盾牌兵护住两翼,两名竹矛兵在后。两名刀手紧随竹矛兵。再往后是分列两侧的四名弩手。小队的队正则站在中央指挥。
应该这样说,这是一个简易版的鸳鸯阵。且因唐顺之只对他们说了个大概,以前从未精心操演过阵法。此阵的威力大打折扣。
倭寇足轻们嗷嗷叫着往上冲。以为眼前的敌人跟他们之前遇到的一样,会一触即溃。
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一次碰到了八只扎手的铁刺猬。
双方一交战,倭寇便察觉出了铁刺猬的厉害之处。
鸳鸯阵长短配合,远射武器与盾、刀、矛配合。足轻们一个又一个倒在阵前。
唐顺之高喊道:“打得好!注意阵型,不可松懈!”
一刻过后,倭寇足轻仅存五十人。锦衣卫这边则有十余人伤亡。各阵虽有减员,但阵型未乱。
倭寇弓手又是一阵抛射攒射。
唐顺之高喊:“举盾,防箭!”
“刷刷刷”,漫天箭矢飞来。一支箭几乎擦着林十三的脸颊飞落,直直插在了地上。
倭寇的五十名武士冲了上来。
武士的战力远胜于足轻。这帮畜生从六岁就要练习竹刀。天天与刀未伴。说是武林高手都不为过。
好在,鸳鸯阵法专克倭刀!
且锦衣卫的袍泽们人人抱着必死之心,无人怯敌。双方缠斗,锦衣卫依托鸳鸯阵丝毫不落下风。
一个倭寇武士挥刀砍向林十三,被林十三前面的盾牌兵格挡。
林十三则抓起竹矛,捅了那武士一个透心凉。
这是林十三此生第一次杀人。一瞬间他的双眼通红。
“来吧,该死的倭寇,多来点!让林爷爷多杀几个再上路!”
孙越身上已经挨了两刀,好在都是皮肉伤。皮糙肉厚的他尚能奋战。
孙越大喊:“盱眙县城里应该有卫所军吧?怎么不出来救咱们这些上差?”
唐顺之喊道:“卫所军没献城投降就算不错了。他们自顾不暇,哪有心思救咱们!”
远处的野原光治看出了身后那股明军的厉害。
他挥动手中的一个大嗦了蜜,下令道:“再派二百足轻,一百弓手,一百武士。一定要全歼后面的那股明军,为我们攻城扫除后患。”
那大嗦了蜜名曰“军配团扇”,相当于明军的令旗。
四百倭寇从本阵冲出,直奔锦衣卫而去。
双拳难敌四手。虽有鸳鸯阵法加持,无奈倭寇太多。
此时的锦衣卫经过血战,百余人只剩下了五十多人。
等这四百倭寇赶过来,锦衣卫必全军覆没。
到那时,林十三要殉国,碧云、小芸要成寡妇,虎儿要成孤儿。
但林十三并不后悔。即便油腔滑调小半辈子的人,也想做一次英雄,哪怕.只有一须臾。
四百倭寇援军不断逼近。
一脸血水的唐顺之对着林十三笑了笑:“林传奉,咱们忠烈祠见。”
林十三喘着粗气,吼道:“好,忠烈祠见!”
用不了一时半刻,倭寇援军就会冲上来。剩余的五十名锦衣卫袍泽必全体殉国。
林十三的寻宠故事就此要戛然而止了。
说时迟,那时快。盱眙县城的大门突然打开。
林十三远远眺望,看到县城大门的方向亮闪闪的。定睛一看,竟是一颗颗光头!
从大门内冲出了三百多名僧人。
林十三大骂:“那群和尚出城送什么死?”
他看轻了那群和尚。那可不是什么吃斋念佛的普通和尚,而是以前隶属于俞大猷部的少林僧兵!
僧兵们个个手持长棍。棍子两头裹着铁皮,冲入了倭寇阵中。
倭寇前后派了近八百人向后攻击锦衣卫。他们正面的军阵兵力不足,已经不稳。
少林僧兵们抓住机会,朝着野原光治的本阵猛冲!
林十三惊讶:“那群和尚还挺能打啊!”
野原光治无奈,只得再次挥动大嗦了蜜,哦不,军配团扇。将赶来支援的四百倭寇调了回去。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佛祖慈悲。
少林僧兵千里迢迢从河南来到江浙,只有一个目的:送倭畜们见佛祖,感受佛祖慈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