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太平令> 第264章 文鹤先生,李观一来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4章 文鹤先生,李观一来也!(2 / 4)

纹的钢铁。

作为机关师的一切都在此刻抵达了巅峰。

只是愿意将性命给舍出去!

墨家夫子潘万修轻声道:“于愿已足。”

其他墨家弟子的奇思妙想也在江南的支撑下开始逐步落实,他们很感谢,但是每一次,当有人提起感谢的时候,那位温润如玉的君子只是告诉他们。

能够让汝等的梦境实现,这亦是主公的大愿。

是主公的希望,是以,不必道谢。

我等同行。

在这一条道路上,主公会在前方,诸君,且随行。

李观一不知道的情况下,在那位外人眼中温润君子的努力下,他的形象逐渐变化,更加趋向于青史记录里面的英雄应该有的模样。

墨家弟子——

神清气爽!

有地,种地,有很多地,种特别多的地。

有一个江南那么大的地,去教江南几十万户百姓种地。

站在高处吹着风,看着一望无际的土地上,种子发芽,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所学,尽情施展抱负,风吹过来的时候,粮食在风中晃动,汗水都带着往日烛光的味道。

农家弟子——爽得头皮发麻!

免了当年的赋税,可以以极低的代价租用农具,而且发现不用那么累,还有时间去听夫子们教导写字,基础拳脚的百姓——

好好好!

晏代清——

怨气冲天。

李观一都不敢往下面看去,他一直在想着,江南州丞大人该给他说说财政问题,但是一直没有说,反倒是让他有一种踩钢丝的感觉。

直到看到这里,晏代清信笺里的文字似是顿了顿。

“没有想到,一切都在你的计划之中。”

李观一:“嗯?”

“元执和我说了,从农家和墨家来,改善民生,公孙家来增强军备器械,而公孙世家会带来一匣子的黄金,应该也是你的设计吧?”

李观一:“嗯?嗯???”

他看着书卷里面晏代清在说‘李观一的计划’。

详实,充分,不疾不徐,徐徐推进,充满了逻辑性,一切联系起来,就像是化作了一个韬略极深,仿佛早已准备一切的英明神武之君,至少在内政上是这样的。

李观一看着陷入瞠目结舌的状态:

“嗯?这,这对吗?”

“这不对吧?”

“这是我吗?”

晏代清是天才,亦或者说元执,霄志,晏代清这样的,各自都有所擅长的事情,可综合看来,都是大才,这样的人,思维逻辑会很清晰。

李观一自己都快要被说服了。

晏代清,你说的这是我吗?

少年沉思,少年愉快决定。

对,这简直就是我!!

元执和代清简直就是我的大脑。

李观一心中玩笑轻松,然后看到后面的时候,少年脸上的笑意一点一点消失了——

“既然您一切都准备好了。”

“那么就请您继续看一下之后的赤字吧,秋日水潮升起,秋汛过来,常常牵连十几万人,我们来到这里,一定要改变什么,若是我们来了,百姓仍旧要被水淹没家乡。”

“我们就是白来了,墨家提出了基础的处理方式。”

“同时,按照您的要求,各地的学堂正在建立,我们只希望,一个镇子可以有至少一个公塾,百废待兴,公孙家给出的黄金,已经不够了。”

“陈国,应国每年税收皆有数千万两白银。”

“陈国物产丰富,现银为主;应国地大物博,可以允许以粮草,钢铁抵税,税收相较于陈国少了不少,不过后者也容易让世家势力庞大。”

“两国皆有对中州的朝贡。”

“主公既然神机妙算,什么都算到了,那么就请您,继续发挥您的本领,拐来些银子吧,另外,需要更多的识字懂得基本武功,数术的人。”

“请努力以百万两银子为目标。”

“如果能拿回来一千万两的话就更好了。”

“我们要做的事情,那个宏大的梦境,可不止这一点钱能做到的,您应该不至于,描绘梦境之中,就把这个东西甩给我们了吧?”

凌平洋看到方才还意气风发的少年郎脸上的表情迅速地灰白了下去,双眼发直——天下大国,方圆万里乃至于数万里之地,每年数千万两白银,你要我拿出来多少?

李观一看着那两个文字。

千万两白银?

你卖掉我吧!

然后李观一就意识到了,就在他一年多前在陈国闯出那么大的事情,被追杀的时候,在镇北城时候的赏金也只是万两金】。

折白银十万两,加点损耗,十一万多些。

很遗憾,李观一卖掉自己都完全填不上空缺。

秦武侯李观一,‘欠债’大幅度增加。

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少年坐在那里,失去了梦想,他意识到了,晏代清是真正的很聪明的人,这个家伙和元执不一样,和李观一交情很久了。是真正最年少时期,拳脚互殴出来的交情。

晏代清仿佛顺着毛抚摸狸猫儿,然后顺着就把少年架起来,笑眯眯地伸出手,带着江南君子的温润微笑,要把狸猫儿藏起来的猫粮都摸走。

一个都不留下。

提起后脖子甩啊甩,要把身上最后一颗猫粮都甩出来。

最后还要把猫儿的毛给撸平了。

笑容温和如君子。

‘要搞来更多的哦。’

被霄志引以为知己,并且自认为‘我不如也’。

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麒麟军的谋士团,每一个的性格都完全不同。

可是坐在那里的李观一却忽然笑起来了,他大笑,把这信笺小心翼翼折好放在怀里,道:“总觉得有些对不起代清。”他说,心里想着,刚刚知道这一封信是来自于晏代清的时候,他是遗憾的。

他觉得自己应该说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