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太平令> 第306章 千年之约,腾龙,驾雾,入西域(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6章 千年之约,腾龙,驾雾,入西域(求月票)(2 / 4)

了摸下巴,沉思道:“这样岂不是可以永动?”

墨家巨子怔住,有点跟不上李观一的思维跳跃。

李观一伸出手指,认真思考道:“巨子前辈你想想看。”

“九鼎的气运反馈,可以让江南范围内百姓生活得更好,而百姓生活更好,粮食充沛,就会导致人道气运浓郁,人道气运浓郁,九鼎效力越高。”

“九鼎效力越高,则对百姓的加持越大。”

“百姓加持越大,生活就会越好,人道气运就会……”

墨家巨子哭笑不得:“停停停!”

“万事万物都有个度,都有上限。”

“哪儿有你这样的?”

李观一遗憾道:“果然不行吗?”

墨家巨子断然道:“当然不可能!”

“大概会如此循环,到接近增幅一成左右的时候,九鼎的威能就会停下来了。”他声音顿了顿,旋即有些迟疑,道:“不过,这九鼎毕竟还不完整。”

“许多玄兵成套的情况下,每多一柄,威能都会提升。”

“我也不知道,或许再多一座九鼎的话,这个增幅的上限还会提高一些,也有可能,九鼎齐聚的时候,将会彻底打破上限,迎来质变提高。”

“不过,这也只是我之猜测罢了。”

李观一想着西域,心中自语道:“或许会有这样一天。”他伸出手掌,手掌按在青铜鼎的鼎身上面,这鼎身泛起流光不断,李观一隐隐约约感觉到九鼎之能,微微怔住。

他竟然感觉到了这九鼎之内,隐隐约约有一道龙形?!

这龙形似乎还有些熟悉。

太古赤龙?

果然,江南这一尊九鼎呼风唤雨的能力,就是因为九鼎和太古赤龙之间的联系产生的。

那也就是说,如果有可能在西域铸造第二座九鼎的话。

那么九鼎汲取元气来源不同,决定了西域那一座鼎的社稷能力么?

李观一迅速推断。

然后注意到这鼎内部玄妙之处,隐隐约约有一团浩瀚水气,看到鼎身上的江南山河地势图上空,多出了大片的云霞,云霞之中,隐隐有一条赤龙游动。

“九鼎发生变化了……”

“这些云气是,雨云?”

李观一若有所思。

先前九鼎以人道气运,山河万民之力,催发神龙特性,将这笼罩在江南大部分区域上空的雨云驱散了,但是这一股云霞雨气,却不是凭空消散掉,而是被九鼎储存。

能存能放。

龙之为物,行云布雨。

李观一隐隐感觉到,九鼎储藏风雨于内,这是收;却也也可反而引动天地之变化,落下雨来。

目前来看,九鼎的神兵之能,就是这样。

相对而言单纯直接。

单纯在攻杀上来看,不如赤霄剑斩恶之能,破云震天弓必中等特性。但是这样的能力,在山河社稷这个层次上,简直无可匹敌。

九鼎,社稷之重器!

不愧其名号!

这还只是九鼎之一。

李观一不由对第二座,第三座鼎,乃至于九鼎齐聚的那一日,九鼎会有怎么样的能力,产生巨大的好奇和期待。

李观一忽然想到,西域灭杀那位大长老的时候,隐隐约约感知到魔宗驻地,是用夯土所制的屋子,那个区域,似乎很是缺水。

而在焚尽那一道墨色流光气运时听到的信徒絮语里面,有很多是求雨的事情。

“这样看起来的话……”

李观一按着九鼎,若有所思。

“不知道这九鼎的能力能不能传递。”

“如果可以的话,在江南这样雨水过于充沛,常年被捞灾影响的地方,以九鼎神兵威能积蓄水气,停止绵延不绝的雨水;然后以九鼎之能,在西域大漠这种干涸的地方,呼风唤雨。”

“对两边都好。”

“魔宗经营几百年的民望,一瞬间就能扭转掉了。”

“毕竟他们只是要百姓钱买来神灵宝物,不兑现承诺,九鼎却真可以呼风唤雨。”

李观一忽然有了从根子上冲击解决魔宗的计划。

他不是被动承受的儒雅君子。

魔宗既已启衅,按着儒家公羊素王大复仇理论,以及王道霸道杂糅之的手段,那自该千军万马,江湖传说,堂皇正大碾压过去。

“李观一,出来一叙。”

就在此刻,李观一忽而听到太古赤龙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心中微动,便对巨子道:“那这里就交给巨子了,我有其他事情,且出去一趟。”

他快速离开,来去如风一般。

墨家巨子苦笑不已。李观一奔出这里,身缠赤龙法相,一路掠至无人之处,而后就骑乘麒麟,麒麟踏火,不片刻就到了高空之中,却见太古赤龙难得出现了一丝丝迟疑之色,盘旋于空中。

见李观一来此,就将先前帮助他调动九鼎之能,却导致这一股人道气运到了自己面前的事情说了一遍,最后道:“这一股气运涌来,却是停下来,老夫反而不知该如何处理。”

“李观一,汝可有什么想法?”

李观一已明了于心,解释道:

“前辈,这可不是什么强制之力,而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有你的话,我也很难用九鼎的能力,去驱散雨云,换句话说,保江南之地风调雨顺,正是前辈你所做的。”

“自然而然得到了九鼎的馈赠。”

“这是好事,不要这样警惕。”

太古赤龙注视着李观一,却笑起来,笑声苍茫如雷霆,道:“吾的经验却告诉吾。”

“这样大的好事,往往需要付出十倍以上的代价!”

李观一伸出手,那一股人道气运汹涌而来,坦诚道:“哪儿有什么代价,很简单的事情,若是前辈愿意的话,每年都来此地,调理江南的风雨,就会得到这样的反馈。”

“如果不愿意来的话,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这不是公平的很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