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34章 通信研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 通信研究(2 / 3)

拉货,上午课间准备见王建昆一面。

收起电报去食堂吃饭,打了6两米饭,买了一个粉蒸鸡壳当菜。

王建昆发现这道菜还挺实惠的,3毛钱一份,一小碗里上半部分是鸡壳(鸡被取走鸡腿鸡胸等肉后,留下的鸡骨架,婺源叫法“鸡壳”),下半部分是豆角辣椒还有茄子。

一份粉蒸鸡壳既有菜又有肉还有油水,荤素都有,味道还好,王建昆已经打过两次了这道菜了。

吃完洗好饭盒筷子就往教室走去。

上晚自习前俞子润突然问王建昆今天是不是骑摩托车去供销社了。

王建昆没打算对同学隐瞒,但也不想大肆宣扬,于是低声说道:“是啊,你在哪看到的,不要到处说哈!”

“我当时在供销社里,看到你买完东西急匆匆骑着黑色摩托车走了,你家做什么的啊,居然给你买摩托车。”

“我家乡下种地的,暑假开始做了点小买卖,因缘巧合买了摩托车。”

俞子润眼神露出一种不信的样子,撇撇嘴不说话了。

晚自习王建昆开始设想无线电更多的用处,既然可以用无线电收听广播,那自己完全可以制造可以通话或者只是收发信息的简易无线电设备。

王建昆开始设想这种设备或者说是通信系统的构成。

首先各通信终端必须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

因为有线的最多也就跟现在的电话差不多,电话现在的难点就是成本高,自己没有那个能力调动那么多资源。

无线的就只要搞几个中转站还有按照需要制造终端就好,终端在中转站覆盖范围内都可以使用。

频率选择倒是要好好考虑下,用短波有点不合适,容易被人怀疑是间谍设备,用中波或者长波,初期主要满足自己和家里人还有合作伙伴联系,终端和中转台可以少点。

列好需求,王建昆让智子帮忙在脑海里寻找资料,看看有没有能满足这种需求的技术出现。

在一本英文杂志上看到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已经在多个国家建设无线寻呼系统。

该系统是在城市建设信息发送基站,然后卖接收终端,基站连接有线电话系统。

当要找某个人时,可以打电话到寻呼台,告诉工作人员要给哪个号码,可以让寻呼台发送简短的文字和数字信息给自己要找的人持有的终端。

这样当信息发送被接收后,终端会显示相应信息,这时接收信息的人可以找周边的固定电话打回去,或者按照收到的信息做事。

王建昆想要的是不依托固定电话系统,终端既可以收信息,也可以发信息。

按照脑海里的介绍,先大致在纸上画出整个系统的工作模式和终端大致的样子。

基站功率要控制在100瓦,电波覆盖范围有两种,一种是基站之间通信,控制在150~200公里,用于接力传输信号,另一种是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控制在20公里.

终端的功能暂时只进行收发文本信息,就叫做文本传输接收机,简称文本机,不进行音频通话。

文本机参照收音机和寻呼机的样子,让智子帮忙设计,上端是有一个能显示两行总共16个字或者符号的黑白屏幕,下部是键盘。

王建昆设想的是拼音输入后转化为中文,也可以输入标点符号,数字或者单纯的字母。

背部是一个可以收缩的天线,要发送或者接收信息时抽出来,不抽出来就只能接收到基站发出的增强信号,可以收到有信息要传输进来的提示。

每个文本机将固定一个号码,到时编辑完信息后可以选择发送给具体某个号码。

在同一个基站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只要经过一个基站中转信息,不同基站之间的就需要两个或多个基站接力传输了。

王建昆的这番设想完全是基于自身的需要设计,并不知道其中的很多技术都是国外通讯巨头摩托罗拉,爱立信等公司已经研究并应用或者正在研究的。

比如他设想的文本机就跟手提移动电话很相似,为了简化暂时设计成收发文本信息,如果功能增加了就能打电话了。

三节晚自习就在王建昆天马行空的设想间过去了。

同桌俞子润见他那么投入,喊他也没回应,有点生气,方贵华也来喊他上厕所他也没去,不想思路被打断。

下晚自习,王建昆在等了一会后才走出校门,在门口又碰到了俞子润父亲来接她。

王建昆心想她父亲还真宝贝他女儿,几乎每天晚上都来接她。

来接女儿的俞明德对王建昆也算是有了解的,因为王建昆是他女儿同桌,入学成绩据女儿讲还是全班第一。

所以每次碰到都会跟他打个招呼,同时也让女儿和王建昆处好关系,有些学习问题要请教他。

俞子润对父亲的要求有点不解,但对王建昆还是比较友好,虽然这个同桌有时行为有点怪,比如今晚自己找他说话居然不搭理自己。

回去的路上俞明德察觉到女儿今晚对王建昆态度有点不好,便问道:“今晚怎么看到王建昆后表情有点不对啊,他惹到你了吗?”

“今晚我找他问问题,他居然不理我。”

“哦,这小子这么对你,是为什么啊?”

“他就说有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忙,也不知道他在忙什么,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一些看不懂的东西比如模拟信号啊,数字信号,衰减和增强,纠错等等。”

“哦,他难道是在搞研究吗?他才刚高一,哪学的这些啊,这些应该都是大学通信方面的知识。”

“不知道,他这人有点怪,有些理科的课倒是认真听但是从来不记笔记,文科好多都不认真听,都是发呆,也不知道想些什么。”

“看来你这同桌对自己未来有了规划了,你可以找他学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但是不好的方面还是不要学,他可能天赋不错记忆力好,但是你不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我才不学他呢,看他下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