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74章 星耀机械(7千大章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章 星耀机械(7千大章求月票)(3 / 4)

的情况,比如南方的轮战已经让国内经济负担加重了很多,现在在香港招商力度很大,希望在香港和海外的华人能够去内地投资,而且优惠力度会前所未有的大。

而他在缅甸也找了一些公司,都是他们组织在当地华侨发展的成员,让他们准备趁此机会进入内地进行投资。

听到小舅已经开始往外布局,而不再是刚开始时在短波电台里听到的采买些物资还紧张兮兮扣扣搜搜的,感觉这样发展才符合他对小舅的判断。

“那小舅,现在的星耀机械怎么样了,能够生产我发给你的图纸上的零件了吗?”

“哎,生产倒是可以,可良率和效率特别低,成本比我买的大太多了,质量还很一般,没有你资料上写的那么好,这样生产还不如买成品。”

“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我也不是特别了解,据厂长讲一个是买的材料有的会不达标,参差不齐,另一个是找的工人技术水平一般,技术水平高的要价又太高,到现在也只请到一两个。”

“那这样,我带了一些用来改造机床的零件,明天我去工厂看下,争取改造几台数控机床出来,那几个比较精密的零部件就用数控机床生产,其他的部件我再看下怎么生产能够提高效率。”

“你能够来帮忙搞定生产的事情就好,我都发愁要不要继续搞生产了,现在北方那边卖的武器是越来越多,越来越便宜了,轻武器现在的来源缓解了很多。”

“小舅,只有自己有生产能力,才不会被卡脖子,咱们国家当年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都要想尽办法搞生产,就是吸取了之前国*党的造不如买导致的后面被封锁的教训,你的根据地在缅北,更容易被封锁,所以要尽快把生产能力搞上去。”

“好,听你的,怎么感觉你比我还积极呢,你不会也想来我这吧?”

“我是关心你不行吗,你既然有这机遇,我当然就想帮帮你看下能走多远。”

“好吧,我会多派些有文化的人过来学习工厂生产的,只是目前根据地人手紧张啊!”

“小舅,你可以试着招募更多的华人,在东南亚那边,香港这边很多底层的华人缺少机会,你不是有个语言培训学校吗?可以再扩大下教学范围,办成职业学校怎么样?交会他们怎么使用机床,怎么焊接,怎么组装等等,然后再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

“咦,这倒是个好办法,语言学校扩大倒是好办,当时找的地盘够大,教室完全足够,不行临时找些材料搭建成临时房间也可以过渡下的。”

“那我倒是找些资料给你,让陈兴东在内地也可以招募一些不得志的有才能的人来当老师,内地一些基层的人才还是很多的。”

“好啊,我晚点就打电话给他,他在内地怎么样,管理的星耀电子还可以吧?”

“目前看还行,他那张港商的皮和能说会道的嘴很有用,内地的人很信任他,他不懂技术也没关系,我会尽量提供技术支持的。”

“那就好,目前就他能上的了场面,其他出来的人要么在根据地内离不开,要么就是能力不够,新招募的人我也不放心,所以挑选了很久才决定让他去的。”

“那语言学校那边谁负责了,这块也是很重要的。”

“是个叫潘华的人,缅甸华人,我们组织在当地发展的人才,会好几种语言,为人也很机灵,要带你认识下吗?”

“明天忙完看情况吧,我在这最多待两天就要回去了。”

“好,已经很晚了,你先去睡吧,明天还要你去星耀机械忙活呢。”

第二天早上王建昆随着舅舅到了星耀机械,有3个大厂房和一栋办公楼,之前是造电风扇的,老板嫌弃利润低还辛苦,竞争也越来越大,搞不好还会亏本,所以把地皮和厂房便宜卖了去东南亚开影院了。

到了厂里跟厂长黄昆见了下,在他的讲解下王建昆对目前星耀机械的困境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黄昆是一个月之前来接收这个厂的,当时厂内空空荡荡,只有厂房和水电设备,其他全被原厂长卖掉了,不过那些生产电风扇的设备也用不上,他来了之后根据小舅的指示买了8台车床2台铣床1台磨床,然后开始招募工人生产零件。

目前只招募到2个技术稍微好点的工人,其他9人只是略微懂点机床,现在的生产是靠两个懂技术的带着9个新手在摸索。

看到这个情况王建昆也没灰心,目前能组织起生产就好,人都是从不会到会的。

于是让黄厂长上午先空出3台车床,下午再空出2台铣床出来,他要改造下这几台设备。

在来之前王建昆已经让小舅把机床型号发给他了,所以在基地里已经做好了改造方案并进行了改造。

这次来的时候他把主要电子配件和电机等都带来了,其他结构件等下用这的设备临时生产。

让黄厂长把技术工人派到一边,王建昆开始了改造机床和铣床的作业。

先用超能力检查了一遍,发现这批从日本进口的二手设备保养得挺好的,内部的精密部件还完好,精度能够达到王建昆的要求,于是开始用车床先把零件制造出来,等把要用的结构件都车出来并铣好后,他让其中一个懂技术的工人来帮忙一起改造。

改造的时候王建昆把原理讲了讲,边讲边指挥他配合着改造起来。

花了一天时间,把3台车床和2台铣床都改造成数控的了,并且内置了几种要生产的零件的程序。

当天晚上王建昆培训那两个懂技术的员工如何选择程序,如何磨刀和定位刀具位置,懂了这两个关键步骤后,夹紧工件按动开关,机床就按照设定的程序开始移动车削工件了。

当晚小舅和黄厂长一直陪在一旁看着,看到机床自己运转加工,直夸王建昆厉害,待用数控机床制造好一把王建昆改良设计后的枪的零件,再把之前发过来的零件一起组装成一把枪后,小舅迫不及待的带着王建昆去海上试枪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