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148章 钢铁与火炮 (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8章 钢铁与火炮 (中)(2 / 3)

杂物为炉渣所吸收,钢中有害元素(硫,铅,锡等)通过钢-渣反应和高温气化能够非常有效的去除。

同时液态金属在渣池的覆盖下,基本上避免了再次氧化。

因为其是在铜制水冷结晶器内熔化,精炼,凝固的,这就杜绝了耐火材料对钢的污染。

钢锭凝固前,在它的上端有金属熔池和渣池,起保温和补缩作用,保证钢锭的致密性。

上升的渣池在结晶器内壁上形成一层薄渣壳,不仅使钢锭表面光洁,还起到绝缘和隔热作用使更多的热量向下部传导,有利于钢锭自下而上的定向结晶。

结晶凝固后的钢锭被王建昆取出,外面包着渣壳,王建昆取来铁锤,将渣壳敲掉,露出里面光洁的钢锭。

这一根用于造炮管的钢锭重达30吨,长度在8米。

不过重熔出来的钢锭还不能直接去钻孔制造炮管,必须经过重新加热到红热状态,再经过之前制造出来的那台水压机的挤压拉长,制造成炮管粗胚。

炮管粗胚制造完成后,制造火炮炮管的前期准备工作就完成大半了,其他的准备工作王建昆打算放到12月初再来进行,他要赶回国内参加高二年级的期中考试,同时也要对国内的一些事情进行处理。

11月27号晚上,王建昆乘坐的平流层飞艇来到婺源上空,他根据星光导航和高精度激光陀螺仪,以及地面的无线电三角定位后,穿上准备好的高空跳伞装备,从5万米的高空一跃而下。

高空空气稀薄,温度特别低,幸亏有防寒极佳的高空防寒抗压服。

为了降低速度,王建昆在到达对流层后,将身体调整到水平,四肢张开,加大空气阻力,从而降低下降的速度。

然后在3千米左右的高度,他看了下手上的简易无线电定位仪,确保下方就是婺源县城的基地,然后就打开用石墨烯材料涂覆的降落伞。

今晚只有一轮弯月,所以天空不是很明亮,王建昆将身上的着装和降落伞都实时的调整着颜色,确保抬头看天的人不会发现异样。

最终王建昆安全的降落在离基地山体3百米的一座山上,落地瞬间他调集超能力将下方的树林全部化成气体消散到空中,他平安的降到松软的黄土上。

接着他将降落地点复原,随身准备也改造一番做成一般的衣着的样式,然后用超能力开辟出一条到达基地的近道。

在基地内好好的休息了一晚,然后在闹铃声中起床,去参加期中考试。

考试期间,王建昆抽空对7大弟子和吴萧义进行了单独辅导,将他们近三周的学习和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难点进行了解答。

考完试后,他在询问完小舅那边的准备工作情况后,得知人员和物资准备还需要一周左右,所以他在婺源又待了一个星期。

期间他抽空回家了一趟,然后在家里跟母亲约好,等到12月下旬去一趟广市。

因为小舅妈那个时候应该生了,母亲前几个月每月都要发电报给大舅,叮嘱他如何照顾孕妇,这两个月因为已经搭建好直通广市的移动通信,短信机已经可以直接联系大舅了,母亲更是隔三差五的跟大舅聊育儿经。

大舅获得王建昆的批准后,已经拿到一台新的短信机交给了舅妈,母亲现在每天都会跟她联系,所以知道大概在12月中旬左右,舅妈就要生产。

因为父母早早离世,母亲虽然是妹妹,还是想尽量帮到大舅,王建昆也支持母亲,知道她是想弥补未出世的小外甥。

现在王家生产队的打火机工厂已经稳定下来了,管理人员也培训出来了一批,所以母亲可以抽出一段时间去广市,照顾一段时间的月子。

而且她在广市也可以遥控指挥,她可以通过文本机跟家里交流,获得相应的财务信息。

等到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搭建后,王建昆想今后在世界各地,都可以远程管理一家企业了,毕竟他的设想是第三代移动通信将能够支持视频通话,传输极大的文件。

在12月8号,王建昆乘坐飞机南下,到香港后,在外海又直接制造了一架水上运输机,一路用超能力添加燃料直达缅北的基地。

到达基地后,他开始指挥工人进行万吨水压机的锻造工作。

“各岗位注意,先不加钢胚,进行一次全流程演练。”

“收到。”耳机里传来了各岗位负责人的回复。

王建昆在组织演练时,厂房远处的大型热处理炉内正在将炮管钢粗胚进行预热处理。

演练大概花费了半个小时,主要的工序都进行了,虽然不是很流畅,但是各岗位都没有出错,都准确的完成了。

让预热处理的工人汇报了下情况,发现还需要1个多小时,于是王建昆又组织人进行了两次演练,增加工人的熟练度。

等到钢胚预热完成后,王建昆开始指挥众人进行第一根炮管的锻压工作。

在王建昆的指令下,工人驾驶着大型工件转运车,从热处理炉中夹取出已经通红的钢棒,然后运输到万吨水压机旁。

“打开锻压口。”

“锻压口已打开。”

“检查水压,检查各管线,注意,要开始锻压了,各岗位按照程序操作,配合一定要紧密。”王建昆沉着的发布着命令。

各岗位的人员按照预定的程序,打开一个个阀门,然后在王建昆一声声的指挥下,按下一个个不同的按钮。

水压机在10多人的配合下,一下一下的挤压着物料台上的钢棒。

通红的钢棒在万吨巨力下,就跟面团似的,感觉非常柔软,每压一下,钢棒就被转运车带着转动一下。

随着一下下的挤压,钢棒从短粗的模样渐渐的拉长,直径也慢慢的变小。

其颜色也从最初的亮红色逐渐变成暗红色,在挤压的尾声,已经变成青黑色了。

此时钢棒长度已经达到9.5米,直径也缩小到了200毫米。

王建昆打算制造一款58倍口径的牵引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