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194章 欧美日韩的反应以及木马计划(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4章 欧美日韩的反应以及木马计划(求月票)(2 / 3)

场以及非常大的瞬间电流,这些感应电流会造成内部的电路短路,而电子管制造的控制电路却能够幸存下来,因为它们能容纳极大的瞬间电流。

“那东大也可以排除吧?前些年它们非常封闭,我们没得到什么情报,但是这几年咱们和他们的关系可是非常近,好多项目都对我们展示了,据说还准备给他们升级战斗机呢。”安迪对于东大倒是有一些了解,对两国这几年的密切关系也是知道一些内幕。

“从展示给我们看的项目以及他们市场上出现的产品来看,他们的制造能力还是有一些的,但是如果他们真达到了这个技术水平的话,为什么不是他们国内的国企生产的这种cpu,而是那家香港的企业来生产然后返回国内跟清华合作。”

“你问我我问谁,东大太会掩藏实力了,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上的两次失败足以说明他们不好惹,还是赶紧去收集情报吧,注意方式,不要惹出麻烦,咱们现在跟他们可还是在蜜月阶段,不能搞砸了咱们的大计。”

“这我知道,我们会小心的,欧洲方面咱们也先看看反馈回来的情报,如果真的是他们偷偷摸摸供应了相关设备,那咱们得说服大统领敲打下他们了。”

“嗯,不过也不好太使劲,现在正是推倒北极熊的关键时间,可不能把欧洲人推向北极熊,不然咱们可没好下场。”

“哎,还真是麻烦,好像就算发现了设备来源来自东大或者欧洲,咱们也没什么好办法来遏制这家殖民地上冒出了的公司了?”

“是啊,目前来看是这样的,不过咱们先做好准备,北极熊撑不了多久,等到他即将倒下时,就算这家公司的末日了。”

安迪·格鲁夫和欧佩尔两人在办公室里嘀嘀咕咕一上午,咖啡都让秘书续了好几杯,最后也没商量出什么好办法,只能是先尽可能的摸清这家叫做星耀集团的公司的底细以及他们的半导体生产设备来源,然后才能制定相应的打击计划。而英特尔公司要做的就是加快下一代的芯片生产技术,一定要在性能上打败对方,拉拢住国内的客户。

ibm则会对相应的中型机以及亿次级的大型机进行降价,尝试着向东大大规模的倾销,试试看能否用这个方法打断星耀公司向大型机发展的道路。

……

“首相,咱们在远东有一家半导体公司最近联合东大制造出了一款超级计算机,其性能在当前能排到前10名。”英国首相官邸里,一名侍从把从远东传回来的消息报告给撒切尔夫人。

“你是说香港那有一家半导体公司帮助了东大制造了一款超级计算机吗?”撒切尔夫人听到香港和东大就不由得有些头疼,对着这名报告消息的侍从皱眉道。

去年她携打败阿根廷的威风,想在东大也上演一场谈判桌上的胜利,可是却事与愿违,在谈判时被对方死死压制着,在出来时还不小心摔倒,被等候在门口的记者抓拍到,可谓是丢脸丢到全世界了,所以一提起这两个地方,她就一阵烦躁。

侍从官被撒切尔夫人的眼神看得有些心虚,硬着头皮说道:“是的首相,那家公司叫做星耀集团,它有个子公司专门叫做星耀电子,负责生产高性能cpu,另外还生产一款性能超过ibm兼容机的个人电脑,而东大就是用它们提供的高性能cpu制造出来的那台每秒运算速度达到21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

侍从官收到的情报也是非常简略的,大部分消息还是东大报纸上报道出来的,所以星耀集团的内部情况一点都没说,不过首相也没那个精力去管这么细的事情,能点心思过问一下就不错了,而且此时英国内部对于失去香港早已有了准备,所以现在是一门心思的想着如何从那边转移来更多的财富,对那边的发展早已不上心了,更别说一个小小的半导体公司了,因为就连他们国内自己的半导体企业也不怎么上心。

话说英国这么一个大国,从上个世纪的日不落到现在的分崩离析龟缩回小岛上,那要说没有一丝挣扎也是说不过去的。

在半导体方面也是有过一番大动作的,在1978年7月,英国工党政府从预算中拨出了5000万英镑约9600万美元,投资给了一家新兴的半导体企业——inmos。

当时英国工党发现芯片产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美国已经占得先机,德州仪器、英特尔、摩托罗拉等一众企业占据了市场主导权,但英国作为昔日霸主,并不会心甘情愿地将半导体产业让予他国,工党政府把反攻希望放在了 inmos之上。

请...您....收藏6191书1吧六\\\九\\\书\\\吧!

由英国计算机顾问伊安·巴伦iann barron、美国半导体行业资深人士理查德·佩特里茨richard petritz和保罗·施罗德paul schroeder一同创立的inmos,一边通过生产和销售流行的sram内存来维持运转,一边利用政府资金,开发一款专用并行处理芯片——晶片机transputer。

当时的inmos,在号称“英国硅谷”的布里斯托尔有一支成熟的设计团队,在南威尔士纽波特兴建了一家晶圆厂,同时汇聚了全英国最多的半导体人才,被部分人形容为“英版英特尔”,也难怪工党政府能够青睐于它。

但情况很快就发生了变化,1979年,英国保守党接替工党政府,首相撒切尔夫人开始推行私有化政策,她想要开刀的对象,正是那些在工党支持下成立的国有化企业,国家企业委员会被并入英国科技集团,最终不得不出售它在inmos中持有的股份。

而inmos本身的处境也不容乐观,在经历了几年的亏损和总计8500万美元的政府资助之后,1983年,inmos总营收虽然达到了5000万美元,但是却亏损了1800万美元。当时苏联有分析师预计,1984年的inmos有望达到1.3亿美元的营收,还能产生1300万至1900万美元的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