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201章 准备采购运10机体,用来当做航天飞机的运载平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1章 准备采购运10机体,用来当做航天飞机的运载平台(1 / 3)

第201章 准备采购运10机体,用来当做航天飞机的运载平台

“爸,妈,小妹,我在这,行李都拿下车了吗?”王建昆买了站台票,带着两个已经有合法身份的新人类来火车站接父母亲和小妹。

“都拿下车了,这次就来几天,没带多少行李,就这两个拉杆箱就够装了。”父亲拉着两个银灰色的铝制拉杆箱说道。

现在老家县城的拉杆箱工厂还只能造帆布拉杆箱,这种铝制的还只有广市和深圳的两家工厂能造,那里可以买到从苏联和美国等地进口的铝锭,做出来的拉杆箱成品主要还是用来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县城工厂制造的拉杆箱则主要用于出口到东南亚和拉美,南部非洲等国家;不过国内也有少量的销售,王建昆在火车站等人时也看到过一些旅客用拉杆箱了。

“爸,把行李给这两个人吧,他们是星耀集团的员工,我把他们叫来帮忙拿行李。”

父亲看王建昆身后站着的两个人走过了伸手准备接过行李箱,他说了下王建昆太高调了,但是还是把拉杆箱给了那两个人。

“哥,到bj好远啊,我都坐累了,又累又饿,咱们能先吃饭吗?”小妹说道。

小妹穿着一身得体的红色羽绒服,拉着母亲的手一摇一摇的,母亲在给她缕头上的头发,应该是在车上靠久了显得很凌乱了。

“走吧,咱们先出站,到家安顿好再去吃好吃的。”

于是王建昆带着一家人七拐八拐的出了火车站,然后上了一辆进口的7座商务车。

现在的车站比去年开学来时安全多了,抢劫的情况是看不到了,偷盗的倒是还偶尔有发生。

因为近些年治安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高层开始对治安问题特别重视,

这场行动开展得雷厉风行。各地迅速行动,对辖区内的违法犯罪分子展开全面清剿。例如在沈阳,

王建昆从报纸上看到以及在街面上行走时听到了一些关于这场行动的消息,这次行动是非常果断的,所以现在大街上和一些公共的室内场所是比较安全的。

商务车载着王建昆一家来到了位于hd区与西城区交界的一处四合院,这处四合院是王建昆去年就让马清扬物色到并买下来的,买下来后他出了大价钱请比较专业的人进行了加固和修缮,后面他入住后还用超能力进行了一些改造,所以住在这里是非常舒适和安全的。

“哥,这院子好大啊,就是太空了点,哇,后面还有小院,哥,这房子多大啊?”小妹进了院门后就惊呼不断。

老家的房子虽然相比其他人家来说是比较大了,但是徽派建筑在建筑面积上跟bj的四合院比还是差远了,而且这里的建筑风格还是古代的形式,所有房间都是单层的,就是层高会高一些有5米多。

“这院子总共有3进,占地面积960多平,房间总共有17间,咱们的正房在最后面,我带你去。”

王建昆父母亲上次来时看过这房子,不过那时候还没有装修,原主人维护得很一般,所以当时看着面积虽然很大,但是却非常破败,一点都没有现在这样美观大气。

院子里的地面铺着防滑的地砖,角落里的几盆耐寒绿植在寒风中静静伫立,叶子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霜,仿佛在诉说着冬日的静谧。

王建昆带着家人先参观了一下前院,然后带着他们再向里走,经过二门,便来到了第二进院,这里是四合院的核心区域。

正房高大而威严,青瓦上堆积着些许白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窗边挂着的红灯笼,为这清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正房两边的耳房,门窗紧闭,好似在保存着屋内的温暖。东西厢房相对而立,房前的廊道上摆放着几把藤椅,想象着夏日里在此乘凉该是多么惬意。

中间的庭院里,石桌石凳上也落满了雪,仿佛在等待着主人来此闲坐聊天。

穿过正房旁的狭小通道,来到第三进院,后罩房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这里的私密性最强,虽在冬日,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安详。

整个四合院在冬季的氛围中,散发着一种古朴而又现代的气息,古老的主体框架与现代化的设施完美融合,让人既感受到了历史的沉淀,又享受到了现代生活的便利。

带着家人简单的参观完后,王建昆把他们安置在正房,此时地暖早已开启,调温系统是王建昆用超能力改造过的,所以锅炉烧热后全屋很快就热起来了,小妹进屋后就感到一阵热气,连忙把羽绒服脱掉,父母亲进来一会后也感觉到很热,于是也把厚重的外套脱掉了。

王建昆让他们先洗漱一下,然后再带他们去吃好吃的。

“哥,我们好了,赶紧出发吧,你刚才不是说带我们去吃好吃的吗?”

“好,我已经预定了东来顺的羊肉火锅,咱们今天就去那吃。”

“火锅,是什么样的啊?”

妹妹长这么大没吃过火锅,南方现在几乎没有火锅这种烹饪方法,所以她不知道。

“到了你就知道了,反正很好吃就是了。”

于是王建昆开车带着家人来到东来顺,找到店长核对了下座机号,然后在店长的带路下来到了预留的包厢。

这家东来顺火锅店现在可是非常火爆,此时还没到饭点,大厅就有好几桌人落座了,包厢更是早早的被人预定了。

其实这东来顺原名是叫“丁记羊肉铺”,由丁德山先生在bj的东安门内大街创建,那时候还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丁德山的羊肉铺因其选材上乘,烹饪技艺精湛,逐渐受到当地居民喜爱。

到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丁德山的儿子丁福亭接手产业,对店铺进行装修和升级,正式更名为“东来顺羊肉馆”,他继承父亲烹饪技艺,引入新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使东来顺名声逐渐传播开来。

母亲以前小时候还来这边吃过,所以这次来还蛮有感触的,她一边给小妹讲着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