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的产业被拆解……
米洛只需要把经纪人公司,放在自己母亲的名义下。
那相关方面的法律,对此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事实上,那家经纪人公司在被收购时就已经给了米洛不少惊喜。
好几个未来之星都在其中。加上近半年多以来帕拉丁电影的崛起,和资金上的支持,也拉拢到了不少演员的经纪人。
现在就缺一个更有能力的CEO,想想米洛选中的那个目标,似乎也快了。
将这些未来之星收归麾下,让他们的星路从自己手中诞生。
让他们死心塌地的为自己效力,为自己赚钱。
这种愉快的感觉,仅次于将米洛想要的女人拥入怀中。
想到这里,米洛站了起来舒服的伸了个懒腰。
想想看,还有什么需要处理的?
布兰妮和克里斯蒂娜那边不会有问题,她们的父母比她们更明白机会的重要性。
如果不是期望着孩子成名赚钱,他们又怎么会送她们到纽约去。
现在因为新公司搬到了洛杉矶,她们的父母又马上把她们送到了洛杉矶来。
父母们比孩子们本身,更热衷于让孩子们成为明星赚大钱。
电视剧方面,也已经谈妥了。
剧集已经开始加班加点制作,因为资金足够,加上特纳广播公司即将到手。
米洛打算同时拍摄两部电视剧。
当然,用的都是他“创作”出来的剧本。
没有《老友记》,因为它早就已经在上映第三季。
米洛打算开拍的是《绝命毒师》和《无耻之徒》。
目前已经在挑选演员和导演。
至于制作公司,其中一部交给金普的电视公司做。
另一部,米洛打算再收购一家电视公司自己进行制作。
电影方面,《达芬奇密码》正在拍摄。
《史密斯夫妇》、《全民情敌》正在筹集。
因为同时和三大电影公司合作,所以只需要盯紧进度和财务就行。
《莎翁情史》目前还在上映中,全球票房已然突破四亿美元。
看上去居然有希望超过《天使与魔鬼》,要知道它真正的投资并不多。
所以就算正式的票房还没出来,那些与好莱坞有关或者喜欢报道娱乐圈的报纸们,也早已将米洛再次吹上了天。
要是《史密斯夫妇》和《全民情敌》中的随便哪一部,再次获得成功的话。
那不用意外,“超级制片人”、“金牌制片人”或者“超级编剧”这种外号,一定会被施加于米洛身上。
纸质传媒方面。
目前克里斯正在抓紧收购几份地方性报纸,同时还在预谋推出一份帕拉丁报纸自己的全国性报纸。
杂志和周刊方面已经有《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
待找准机会,再入手一两家有影响力的娱乐性周刊或者杂志。
那么一家新的报业巨头,俨然便会在米洛的手上诞生。
想了想,除了加紧把特纳广播公司弄到手上。
传媒领域目前没有自己需要自己特别关注的。
办公桌上的电话这时响了起来,米洛收回自己的思绪,按下免提键。
“布莱克本先生,鲍勃·戴维斯先生打来电话,他们已经确定好Lycos上市的时间,以及IPO答谢酒会的时间与地点。”梅根的声音从电话里传了出来,平平淡淡的毫无感情起伏。
“很好,让他们把时间和地点发过来,我会去的。”米洛这么说道,跟着就把免提键按了起来。
终于要开始收割了。
真期待啊!
看着窗外的明媚阳光,米洛在心里这么说了一句。
Lycos公司,他投资的众多互联网公司之一!
一开始,它是一个大学教授开发出来,用于作为梅隆大学图书馆内部图书搜索作用的管理软件。
后来波士顿人鲍勃·戴维斯看上了它。
把它买下来后,本来准备将公司总部放在波士顿。
米洛当时正好在硅谷大肆投资。
温迪告诉他,老家居然还有这种好东西。
于是温迪和鲍勃·戴维斯联系上,米洛让对方来硅谷发展。
鲍勃·戴维斯很容易就被说服了。
因为米洛给了他投资。
同时鲍勃·戴维斯自己也明白互联网公司,最好还是在硅谷会更好一些。
一开始他想放在波士顿,纯粹是因为波士顿是老家,更信得过。
既然去硅谷有人照顾,还是老家的有力人士。
又是投资者。
鲍勃·戴维斯当然不会继续纠结公司的总部,选波士顿好还是匹兹堡好。
互联网公司只要有得选,都会尽量选硅谷的。
而Lycos公司,它是实际上的全世界第一个搜索引擎。
这家公司1994年年底成立,到现在已经快两年多。
尽管盈利并不多,但是趁着现今火热的互联网风潮,鲍勃·戴维斯一直在努力的推它上市。
和雅虎不一样,米洛一直都将Lycos视为上市割韭菜的利器之一。
他不但不反对,还尽量给其方便,哪怕他在里面只有20%的股份。
如今终于到了这一天,所以Lycos的IPO答谢酒会,米洛一定会去。
因为这也是一家公司上市前造势的一种手段,有时候甚至能影响到公司上市时的市值。
Lycos已经确定下个月的一号上市,也就是五月一号。
国际劳动节,不过美国没有这个节日,哪怕这个节日的发源地和起因是在老美。
IPO答谢酒会举行的时间,自然也就是月底最后一天。
看了看时间,已经下午三点。
想到接下来还要和温迪去看房子,米洛按了下第三个电话的通话键。
随后他便起身,往门口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