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子里,忽然又有一名哨兵,骑着自行车匆匆跑来找杨远山汇报。
“团长,西北方向,来了三百多名进步青年。
他们说是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咱们特务团打小鬼子的!”
“什么?从其他地方赶来咱们特务团参军?这不太对吧!
他们不是应该去老家吗?”
杨远山狐疑地问。
哨兵连忙回答:
“团长,他们说是在广播里,听到了咱们团接连消灭小鬼子的英雄事迹,所以才从各地赶到老家后,又一起渡过黄河,跑来咱们这里的。”
“好家伙,这些人倒是一腔热血。”
杨远山忍不住感慨。
旁边周宪培忍不住问:
“团长,这是不是有疑点?
一伙手无缚鸡之力的年轻人,居然能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摸到咱们的地盘来?”
遭遇了刚刚的小鬼子偷袭事件,周宪培多少有点应激反应,逮谁都觉得对方有鬼。
听得他的话,杨远山还没回答呢,那哨兵就连忙开口解释:
“团长、政委,他们不是自己来的。
是有一个排的老家留守部队的同志,保护着他们来的。”
听得这话,周宪培恨不能踹这哨兵一脚。
心道:你小子汇报情况,不会一次性说明白吗?
看来你是想去炊事班扛大锅了!
不过杨远山却没责骂这名哨兵,而是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他的脑海中,已经大致勾勒出了这些热血青年的基本画像。
估计大概率都跟田雨一样,虽然出身富贵家庭,但却心怀家国之志。
听到宣传,就脑子一热,带上一件衣服一本书一支笔,从家里跑了出来。
谓之投笔从戎!
能平安走到这里来,全靠鸿运当头。
韩阳忍不住兴奋地道:
“团长,咱们特务团现在是名扬天下了吧?
居然能吸引这么多人来投奔咱!”
“那要不然呢?
你也不看看,咱们都打了多少大胜仗了!”
杨远山也有几分得意。
有人才不远千里,也要来投奔的感觉,着实爽到飞起啊!
尤其是如今特务团里,可太缺有文化的兵了啊!
……
说话间,5分钟的时间已到,警卫营的战士们已经做好了出发准备。
詹海山连忙问:
“团长,要不我跟韩阳带着队伍先走,你留下来,接待下这些人?”
杨远山摇了摇头:
“不用了,我交待老周两句,咱就走。”
随后对周宪培道:
“老周,这批人就交给你去接待吧。
注意还是要审查下他们的基本情况,别让敌人潜伏进来了。”
周宪培点了点头:
“我明白。
不过团长,接待完了,该如何安排这些人呢?”
“既然都是读过书的年轻人,那都是宝贝。
只要审查来历没问题,他们又愿意加入咱们特务团当兵,那就都收下,然后进行新兵训练。
除了基本的新兵训练,还要把他们往电报员、作战参谋、炮兵、医护人员、坦克手这些技术兵种方向发展,具体每个人往什么方向,就看他们的个人兴趣和基本素质了。”
杨远山沉吟着回答。
“好,我明白了!”
周宪培连连点头。
“对了,还有那些从老家护送他们来这里的战士,来咱们栖霞镇一趟,也不容易,你也代表我,好好招待他们一下。
回头看看他们需要什么装备,把咱们库存的武器弹药、药品啥的,也送他们一批。
不能让他们空手而回。
我估摸着,电台和x光机什么的,老家肯定缺。
你去赵力的仓库找找库存,给他们弄几台回去。”
杨远山又交待一句。
昨晚他巡哨的时候,就趁着天黑,悄悄把这几次战斗,系统奖励的电台和x光机一股脑拿出来,塞进了辎重营充当仓库的那些大院子深处。
周宪培要是带人去仔细寻找,肯定能找到。
“嗯,我知道了。”
周宪培对于杨远山的大方,很是赞赏,把头点得跟鸡啄米一般。
“老周,那栖霞镇这边,就交给你了。
事情很多,任务繁重啊!
有什么问题,随时让吴俊发报给我。”
杨远山郑重托付。
“明白!团长你放心。”
……
跟周宪培交待完,杨远山当即带着部队,跑步行军,离开了栖霞镇,朝着东面狂奔而去。
而周宪培,则是在目送他们离开后,安排人接收了警卫营战士交付的小鬼子俘虏。
随后才转身对刚刚来报的哨兵道:
“走,带我去见见那些要参军的进步青年!”
……
不一会儿,周宪培就来到栖霞镇西面的镇子口,看到了一群服饰各异、正叽叽喳喳、议论纷纷的年轻人。
男多女少,个个青春洋溢。
只不过长途行军,他们多少都有些灰头土脸。
周宪培连忙主动招呼:
“你们好,我是特务团政委周宪培,欢迎你们来到栖霞镇。”
这时候,一名背着一条半旧三八大盖、扎着武装带、浓眉大眼的黑脸战士,站了出来,向他敬礼:
“报告周政委,老家警备三团一营一连三排长杨丰年,奉命护送进步青年357人,前来你们特务团参军!
请指示!”
一听有357人,周宪培顿时就是一喜。
如今特务团是真的缺人啊,他手下的政工人员,更是捉襟见肘。
现在来这么多进步青年,他随便薅几十人培养出来,那可就能极大地缓解他的工作压力啊!
他连忙还礼:
“辛苦杨排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