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转眼间就被人近距离给了六枪,身死当场。
李连杰吓得远走美国。
他可能信奉不是猛龙不过江,但还有另一句俗话,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蔡死的不算惨,但警告意味严重,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类似的事发生。
谁做的不言而喻。
但圈子里都不愿意提起这事,因为只是传言,没有证据。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晚年有点虎落平阳被犬欺。
嘉禾的片场,原本在斧山道,香港回归之后,政府要收回这块地另做他途,嘉禾准备将片场迁往将军澳,没想到被几家公司合力狙击,导致最后没了片场……”
说起这个,张辰立马就不困了。
其实这些都可以算作嘉禾的报应,邹以前做事其实很不地道,他是靠卫星公司起家的,却经常克扣卫星公司的钱。
王景,洪进宝都曾经为此和嘉禾对簿公堂。
它手下那些卫星公司,最后基本上都和嘉禾闹掰了。
除了程龙,程龙是何冠昌的干儿子,还是头部艺人,嘉禾肯定要施恩的。
只是离开这些卫星公司后,嘉禾再没有出品过什么好作品,逐渐走向没落。
诠释了那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进入半岛中心,乘坐电梯,电梯门开,这次等在门口的变成了邹重珩。
“两位好,张导,我们又见面了”
“邹女士,让你久等了”
“张导不必客气,我父亲已经等候二位多时了,跟我来吧”
办公室里,张辰终于见到了这位昔日的电影皇帝。
没有什么睥睨天下的气场,完全就是一个老态龙钟的老头,眼睛里的光也并不锐利。
“邹先生,久等了”
“张辰导演,董经理,两位请坐吧”
邹文怀用手指了指,张辰二人落座。
“阿珩,奉茶”
屋里只剩下邹文怀父女和张辰董建强四人。
邹重珩给众人沏茶。
邹文怀先开口:“听说张导对嘉禾感兴趣,我就找人专门调查了一下。
张导是近两年突然冒起来的,一年两到三部电影,部部经典,部部大卖,说实话,让我想起了我们那个年代……”
邹文怀说的应该是八九十年代,那时候正是香港电影的爆发期,佳作频出,而且天才也多。
好的演员,好的编剧,好的导演,好的作词和作曲,在那个年代扎堆冒出来……
“我对张导的成绩其实并不如何羡慕,毕竟我们那个年代其实也不差。
真正让我兴起想要和张导见一面的愿因,其实是《飓风营救。”
这下反倒是张辰迷惑了:“愿闻其详。”
“香港号称东方好莱坞,但其实,我们比好莱坞差远了。好莱坞电影不管是规模还是题材,都比香港电影丰富多了。
而我们,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功夫片。
当然,在功夫片这个领域,我们做到了极致,全世界说起功夫片,都得给香港电影竖个大拇指,而香港的电影公司中,嘉禾是做功夫片做的最好的……”
张辰点头附和:“的确,李小龙,程龙都是嘉禾捧出来的……”
邹文怀脸上露出笑容,语气不疾不徐:“但现在,香港的功夫片也落伍了,功夫片不好卖了,也不好看了,就连同根同源的内地,都不喜欢看了……”
顿了顿后,邹文怀才继续说道:“但《飓风营救不一样,《飓风营救在香港卖了6000多万港币,年度票房冠军,听说内地也是票房冠军,又听说在北美卖的也非常好
为此,我专门让重珩带我看了一次,说实话,我当时被震撼到了。
全新的风格,有枪战,有肉搏,里面各种各样猎奇的元素很多……
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老了,这样的电影我是做不出来的,所以嘉禾才会逐渐走向没落”
邹文怀的语气里没什么萧瑟,似乎已经见惯了生死。
“当时我其实有在想,如果你是一个香港人,没准香港这摊死水就会活了”
说到这里突然又叹了一口气:“但后来我又听说你大闹金像奖,并且开口骂了一些人,我就知道,你心里对香港电影是不喜欢的,但你既然不喜欢,干嘛还要收购嘉禾这家香港公司……”
听邹文怀这么说,董建强的心突然就是一紧,貌似邹文怀对他们并不满意。
张辰却仿佛不受任何影响,看了看邹文怀,又看了看其他人:
“我想收购嘉禾当然有我自己的考量,内地的审查制度决定了很多题材不能拍。
但这些题材,如果放到香港,用香港的团队来制作就能过审,电影审查制度对香港总是网开一面的。
别的不说,警匪题材,目前只有香港能拍,这就是最大的优势。
这么大的优势香港电影人居然不会利用,简直是暴殄天物。
他们既然不拍,那就我来拍。
这里的电影人还是太高傲了,而且短视,恐怕真要等到穷途末路那一刻才能认清现实……”
邹文怀击节赞叹:“这个‘穷途末路’说的好,香港电影的确是这样,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也不是没有人看清事实,否则也不有有那么多北上的,但这些人就是放不下骄傲,即便对自己以后的金主爸爸也还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我收购嘉禾,不是想要救香港电影,也不是想要拯救这帮香港电影人,最多只是帮他们打个样,告诉他们该如何对待内地,香港电影只有融入内地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别人如果说能救香港电影,我只认为他是在吹牛,但你说能救香港电影,我信”
邹文怀一双老眼看着张辰:“橙天和你们都想要嘉禾,你觉得我会卖给谁?”
问完这个问题,邹文怀便不再说话,似乎在等待张辰的答案。
张辰犹豫了一下,最终决定实话实说:“我认为最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