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华娱:开局硬怼张伟平> 第423章 戛纳见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3章 戛纳见闻(2 / 3)

还是一个电影交易市场,每年在电影节成交的电影不知凡几。

“听说这次张紫怡是评委之一,评委会主席是墨镜王”

一路上范小胖分享着自己知道的消息,张辰比他知道的更多。

墨镜王这次飘了,一下子搞了五个影帝,五个影后出来。

这已经不是水影帝或者影后了,这是批发啊。

戛纳影帝影后自此以后就不值钱了。

墨镜王达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戛纳也再不敢请他了。

再搞一次,戛纳就得从三大除名。

至于张紫怡,确实牛逼。

戛纳历史上最年轻的评委,才27岁!

九亿姐虽然一直想着取而代之,但也不得不承认,目前,张紫怡的确比她红

然后他们在逛街的时候,很意外的遇到了华谊的人,确切的说,是《夜宴剧组。

《夜宴也是过来卖片的。

“小王总,冯导……”

范小胖很熟络的与对方打着招呼,很自然的忽略了张紫怡。

那边的张紫怡也差不多,直奔张辰而来:“张导,好久不见了”

对方的眼里好像范小胖压根不存在。

两边的男人也差不多,张辰就好像没看到王忠磊一行人一样,只与张紫怡说着话。

张紫怡明显是想修复与张辰的关系,虽然张辰骂过她,依旧一脸笑意的与张辰攀谈。

张辰也不好做的太难堪,就随意敷衍几句。

另一边的王忠磊也差不多:

“哦,彬彬啊,什么时候到的?”

“今天才刚到”

寒暄了几句,众人分开,临走前王忠海还特意当着张辰面吹牛逼:“后天我为《夜宴举办了一场酒会,彬彬要是没事就一起过来,顺便认识一些朋友……”

张辰也冲着张紫怡道:“紫怡小姐,回头我们再聊”

两拨人各自笑笑离开,大家都是表面功夫。

等人走远了,范小胖撇撇嘴:“这次华谊还真是下了血本,敢在这里办酒会,听说在这里办酒会都是天价”

的确是天价!

去年陈诗人为了推广《无极,在戛纳办了一场酒会,费一百五十万美元,相当于1200万人民币,堪称奢侈

不过这两天戛纳的物价是真的贵,比威尼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们四人刚才随便吃了顿饭,了500欧。

500欧啊,现在的汇率是1:11,那就是5000多人民币。什么饭,能吃五千?

等第二天,张辰就知道,他想的还是保守了。

他以为华谊为了卖片,搞一场酒会已经非常奢侈了,没想到人家还买了场刊。

所谓“场刊”就是由电影杂志推出的电影节特辑。

里面有对电影的介绍,一般都是针对入围电影的,但也有展映影片为自己打广告的,华谊就是买了封面。

张辰之前打听过,买封面大概要50万美元。

华谊这是疯了?

敢50万美元买下封面打广告,他就不怕这50万美元赚不回来?

然后张辰就知道对方的底气来自哪里了。

封面上除了《夜宴的名字外,就是封面女郎张紫怡。

张紫怡在老外中间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了,要不然也不至于能当上电影节评委。

他们这次过来是卖片的,新线那家伙早就打听过了,卖片的方式有好几种。

你可以在地下电影交易大厅租一个展位,介绍自己的影片。

也可以在附近的酒店包几个房间,然后大办酒会什么的,这也是一种方法。

总之就是怎么样都行。

电影节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交易市场,来这里的人更多关心的不是谁拿奖,而是买到自己心仪的片子或者将自己手中的片子卖出一个好价钱。

张辰他们就是在电影交易大厅租了一个展位,顺便印了一些海报张贴。

效果略等于无,电影节的影片太多了。

根本没什么人关注。

张辰既然发现病因,立马做出处置。

他再次印刷了一些海报,海报还是原先的海报,只不过上面多了一句话——《飓风营救导演新作

海报再次张贴后,这次总算有了效果。

展台附近的顾客肉眼可见的多了起来,而且不少人上来询问,开口第一句就是:这是《飓风营救导演的新作吗?

没办法,导演终归还是幕后群体,肯关注的人并不多。

不过终归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

倒是《黑社会2那边是真热闹,梁佳辉就好像黑夜中的明灯,吸引着那些购片商凑上来。

杜琪峰乐得合不拢嘴。

不过他并没有马上着急着卖,明天就是《黑社会2的戛纳首映了,等大家看过片子后,价钱应该还有的谈。

在国内,大家的关系可能很一般。

但在国外,一般华人之间都会捧场。

《黑社会2的首映,来了不少人,张辰再次见到了《夜宴剧组。

张辰的主要注意力没在交往上面,而是专注的看电影。

这版的《黑社会2和原版的差不多,那种淡淡的,摆脱不掉的宿命感。

《黑社会2里主角是古校长和任达华。

任达华的演技一如既往的好,他演绎过的角色就很奇怪,没有哪一个角色是非他不可的,但演绎的也都还算精彩。

至于古校长的演技,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

中规中矩吧,不过和任达华相比,有点被吊打。

电影播放完毕,众人赶去恭喜。

就在张辰准备离开时,一道英语女声从背后响起。

“抱歉,你是张辰导演吗?”

张辰回头,是一个他不认识的女孩子,一副亚洲面孔,看着有点眼熟又想不起来。

不过有点信息,这是他来戛纳后第一次被人认出来。

“是我,你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