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农民都得到了招工吃商品粮的机会。
李蔡村不少年轻人也都受益不浅。
甚至,因为王浩然的缘故,李蔡村的年轻人还被特别优待,但凡你有个初中毕业,都是可以进厂的,有的小学毕业都被招进去了。
之前李蔡村的蘑菇卖的比较分散,大部分都给了供销社。
戴洪涛一次去李蔡村考察,专门去看了王浩然住过的知青点,还看了王浩然当年培育蘑菇的那间屋子。
他这才了解到李蔡村如今第一大副业是种蘑菇。
他当然要支持一下的。
所以,今天专门约了李岗来谈。
李岗搓了搓手,嘿嘿笑着说道:“又是好久没见过浩然同志了。”
“我真担心,他会不会都不认得我了。哈哈!”
戴洪涛说:“那怎么可能?浩然同志可是很念旧的,我跟他通电话,他是几次三番地告诉我,要多照顾一下你们李蔡村。”
“嗯!说起当年村里的事,他饱含着感情呢,他很感谢你当年对他的照顾,哈哈!”
李岗感叹着说:“当年的小屁孩已经成长为真正的国之栋梁了,我是真没想到啊!”
“他给我们村可没少办好事儿。”
“我们李蔡村当初可是京郊差不多最穷的村,如今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了,还有人家里买了农用三轮呢!”
当天上午,戴洪涛就带着几十个人的技术团队乘着一辆大巴车前往盘古公司。
十点多,他们到了地方。
李岗往车窗外看,惊讶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他们这个厂这么大?”
“好像比你们奔马公司都大了不少呢。”
戴洪涛笑道:“人家玩的可是高科技。”
“咱厂里的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什么的,全都是他们制造的。”
“他们现在都开始大量往国外出口了呢!”
“我们奔马公司跟他们还没办法比。”
盘古公司有好几个大门,进料的、外地来拉货的,都从不同的门进出,一派繁忙景象。
大巴来到了盘古公司正大门口,这里就没什么车了。
门口保安过来简单问了几句,又跟办公室求证了一下,戴洪涛他们就被放行了。
“这大门,可真有气势,他们的楼盖得也很气派。”李岗的眼睛已经有点儿不够看了。
戴洪涛说:“这可是咱们国家的门面企业啊!”
“盘古公司的重要性都已经能跟石油、电力、烟草平齐了。”
戴洪涛也是满脸的羡慕。
他攥了攥拳头,觉得自己应该向王浩然的盘古公司看齐。
大巴在办公楼前停下,王浩然已经是迎了出来。
戴洪涛一个健步从车上跳了下来,他笑着说:“浩然同志,你好啊!”
王浩然和他握了握手,说道:“欢迎戴总过来参观指导!咱们干脆就奔实验车间去吧,那里有咱们全套的图纸,还有咱们的技术人员,生产设备也没啥特别的,现有的设备都能用,关键是生产线的整合。”
戴洪涛十分高兴地点头:“好!”
“对了,电话里我跟你说,要带个人来见你,你看看是谁。”
李岗挠了挠头,从人群后头挤了出来。
他憨厚地笑着说:“浩然,还认识我吧?”
王浩然眼睛一亮,过去一把拉住了李岗的手笑着说:“岗叔可是稀客!哎!不瞒你说,我现在还经常想念在李蔡村的日子呢。”
李岗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下来。
因为他发现,虽然王浩然走出了李蔡村,成为了大人物,但是,王浩然还是自己熟悉的那个年轻人:热诚、善良,尊重长辈。
在他身上没有一点架子。
“嘿嘿!这么近,有空就多回去看看。”
“现在咱们村可是没那么穷了,几乎所有人家都盖了新房,家家户户都有人进了奔马公司当了工人。”
“都是托你的福啊!”
李岗笑出了一脸的褶子。
王浩然欣慰点头说:“那就好,那就好!”
李岗又说:“你住过的那知青点,现在被村里保护起来了。”
“现在还经常有人过来参观,都快成了个景点了,哈哈!”
跟李岗闲话了几句,王浩然就带着戴洪涛去试验车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