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大国复兴:从知青到国宝科学家> 184.第184章 这个恶人就由我来做【求全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4.第184章 这个恶人就由我来做【求全订】(2 / 3)

“张老师,科研方面的事情,我是不能插手的。”

“你就先按浩然同志刚才说的要求,先去做起来吧。”

“不要太急躁嘛!”

张云秋终于明白了:他的一切的想法,其实现在都已经落空。

歼8的下马已经是板上钉钉。

他想要搞的在歼10体系内的新战机也不会有他的份。

“好的,好的,我会好好提升自己的。”

“谢谢贤声同志和浩然同志的教导。”

张云秋虽然现在内心很窝火很沮丧,可他面上还是要摆出一个高姿态。

赵贤声点点头,说道:“张老师继续加油吧!”

“歼8这个项目,暂时就停下来了。你也可以继续申请别的新的课题研究项目。”

“加油!”

赵贤声跟张云秋挥了挥手,他就转身和王浩然、王衡等人离开。

这期间,王衡几乎是一句话都没有说。

等到来到了外面,王衡才说:“贤声同志,浩然同志,就到我办公室小坐一下,喝一杯茶,怎么样?”

赵贤声点头说:“好啊!我也正想好好了解一下你们学校,跟王校长好好谈谈。”

于是,几个人便上车直奔西工大的办公楼。

一路上,大家都没说话。

到了王衡的办公室,王衡亲自倒了几杯水。

然后大家就坐在沙发上聊。

“王校长,你评价一下张云秋这个人,到底怎么样?”赵贤声喝了一口水,说道。王衡叹了口气说:“为人很狂,甚至会跟我对着干。”

“因为,之前他一直觉得,校长这个位置应该是他的。”

“没想到,我空降到了这里,他的想法落了空。”

“我给他的评价就是:功利心强,很自私,团队成员的成果,他恨不得全一个人占了。”

“这也是为啥我们飞机工程系的其他老师很少跟他合作的原因。”

赵贤声摇了摇头,说道:“应该也是个会钻营的主。”

“靠着钻营得到了大量的好处,地位上来之后,就更加的欲壑难填,人就会变得很狂很膨胀。”

“我之前一直觉得科学领域按理说不应该出这样的人才对。”

“但我现在发现,可能我错了,哈哈!”

“这样一个人,以后重要的科研任务是不能再交给他了。”

“嗯!还要提防他因为失意而出卖国之利益!”

王浩然这个时候在旁边轻轻地说了一句:“查一查他,问题肯定很多,比如侵占科研经费什么的。”

赵贤声点点头说道:“应该是这样。”

王衡苦笑了一下说:“他经济方面绝对有着不小的问题。”

“因为,不断有人举报,我这里也掌握了一点财务方面的证据。”

“只是,我一直在犹豫啊。”

赵贤声问:“犹豫什么呢?”

王衡说:“国家提倡善待科学家,提高科学家待遇,让科学家能够安心科研工作。”

“如果对张云秋这样的具有领域内很大影响力的专家动手,会不会引发其他科学家的惶惑?”

王浩然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会的!我们国内的科学家群体都是相当正义的一个人群。”

“大家痛恨的其实就是张云秋这样的科学混子!”

“靠着钻营一点点爬上来,混成了专家,靠着侵占其他普通科研工作者的成果,来博取名声!这就是小偷行径!”

“张云秋在西工大名声这么臭,不就说明大家对他都极度反感吗?”

“把这样的混进科研团队里的人揪出来,是对其他科学家的一种鼓励!更是有利于在科研界培养良好的风气。”

赵贤声点点头说道:“浩然同志说得太对了。”

“王校长你作为一校之长,你得硬气起来,霸气起来,不能和稀泥,不能瞻前顾后。不然只能让那些蝇营狗苟之辈越发的嚣张!”

王衡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哎!实在是惭愧。”

王浩然笑着说道:“王校长是学者型的领导,行政手腕还是不太熟练,哈哈!”

“不过,这也是情有可原的。”

接下来,三个人又谈了一会儿关于西工大如何发展更好的问题。

王浩然趁机给王衡也提了一些建议。

第一个建议就是围绕三航特色来重新建设全校的专业。

其次是要补足专业短板,计算机、无线电、电子科技发展迅速,要建设打造更强大的电子科技专业,这样的话,就能研制出更好的航电设备。

第三个,鉴于航天领域有哈工大等学校更加领先,西工大可以在航空工业飞机研制这个方面持续发力,研制更多先进的创新性的飞机。比如无人机这一块,就大有可为。

其实,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无人机技术就开始发展了。

1917年,约翰牛皇家航空研究院将空气动力学、庆幸发动机和无线电三者结合起来,就已经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

这年的12月,犹撒发明家埃尔默斯佩里使用他发明的陀螺仪结合西部电气公司研发的无线电控制系统,成功为犹撒海军研制出号称“航空鱼类”的无人机,且首飞成功。

1930年代,约翰牛和大熊都用无人机作为靶机来使用。

当然,最开始的无人机设备差不多都是一次性的,基本上无法回收。

但到了1933年,约翰牛研制出了可复用无人机——“蜂王”号。

到了1950年代,犹撒已经搞出了无人侦察机火蜂q2c。

到了70年代,实时遥控无人机出现,操控人员通过电视摄像机、数据和图像传输系统等电子设备进行实时遥控,无人机使用的范围和作用明显扩大。

其实,龙国也早在50年代末就由北航研制出了京城五号无人机。

但总体来说无人机的发展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