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月黑风高> 466.第466章 凤女归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66.第466章 凤女归位(2 / 3)

额角淌下。

屏风外,众人等得心急如焚,除了蒋惠妃与陆昭言父子。

蒋惠妃是不介意梁帝被扎死,陆昭言与陆沅是相信危急关头,孟芊芊能力挽狂澜。

陆沅催促:“怎么还不下针?公孙小姐,你到底行不行啊?不行就让你师妹上吧!她扎四十八针,也没你这么扎一针婆婆妈妈!”

“气海穴。”

孟芊芊说。

“我知道,不用你提醒。”

公孙流萤冷冷回答。

她的指尖捏住银针,在梁帝犀利如鹰的注视下,对准了梁帝的气海穴。

“哎哟——”

余公公发出了一声惨叫。

众人连忙起身。

皇后惊道:“陛下!”

宫女忙搀着她绕去屏风后。

胡贵妃与蒋惠妃也相继上前。

晋王、陆骐、齐王与睿王、福王也坐不住了,三步并做两步,来到了屏风后。

梁帝无碍,余公公被扎了。

余公公讪讪一笑:“老奴一时腿软,没站稳。”

他哪儿是没站稳呐?

他是不敢拿陛下的命去赌啊!

公孙流萤的指尖也被刺破,渗出一粒嫣红的血珠:“陛下,是流萤的失误,请陛下责罚。”

余公公忙道:“都是老奴的错!”

胡贵妃盯着公孙流萤的手指:“哎呀,流萤的手受伤了,这总不能为陛下施针了吧?”

公孙流萤从容地说道:“不碍事,我继续为陛下施针。”

一直不语的燕长老终于开了口:“小九,你为陛下施针。”

孟芊芊直勾勾地看着公孙流萤:“是,师父。”

公孙流萤握住受伤的手指,倨傲地移开了目光。

胡贵妃与晋王长松一口气,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蒋惠妃则是一脸失望。

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了,下次再想让胡贵妃和千机阁付出代价,也不知有没有机会了。

陆昭言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虽然他也挺扼腕,明明公孙流萤都露出那么多破绽了,只差一点,就能让她颜面扫地,可偏偏,就是有那么一些意外。

不过今日的收获其实并不小。

至少他父皇给了渊儿皇长孙的身份,从今往后,不再允许任何人质疑他。

千机阁再想污蔑他是陆沅,已经没可能了。

陆沅没有说话。

孟芊芊为梁帝施完针出来,回到燕长老身边。

与公孙流萤擦肩而过时,公孙流萤低低开口:“师妹,我不管你是谁,又究竟在打什么主意,我劝你别不自量力。”

孟芊芊平静地说道道:“是吗?师姐,真的觉得自己化险为夷了吗?”

公孙流萤眉心一蹙:“你什么意思?”

孟芊芊弯了弯唇角。

公孙流萤正想多问两句,就听得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是一个小太监无比激动的通传:“陛下!陛下!巫山来了巫女大人,说是巫山的使者!有贺礼要送给陛下!”

“巫山使者?”

梁帝眸光一动,“快请去……”

正想说把人请去御书房,他便觉着眼前一黑,跌坐回了藤椅上。

胡贵妃赶忙扶住他:“陛下!”

孟芊芊道:“陛下,刚施完针,请歇息片刻。”

梁帝虽与苗疆不对付,可巫山不仅在苗疆地位卓然,即使在西南也是宛若神明的存在。

梁帝不想怠慢了使者,让余公公亲自把人请到了惠妃寝宫。

两位使者分别是扎木朵一位神殿的巫女。

扎木朵给梁帝与皇后行了礼:“见过梁国陛下,见过梁国皇后。”

梁帝抬手道:“平身!”

扎木朵目不斜视,没与陆沅与孟芊芊有任何眼神交流,只是对着梁帝说道:“我二人是奉了神女之命,前来恭贺太子府的郡王与千机阁小姐大婚。”

陆骐清了清嗓子。

晋王温声道:“这位神使,实不相瞒,骐儿的身世出了些岔子,他其实是我儿子。”

扎木朵问道:“您是——”

晋王拱手:“晋王,陆昭华。”

扎木朵回了个苗疆的礼:“原来如此,我二人出发时,不知此事,路上耽搁了几日还担心错过了婚期。对了,婚期——”

晋王道:“延后了。”

扎木朵闻言,神色一松:“那就好,那我们的任务就不算弄砸了。”

她说完,从另一名巫女手中接过一个长长的匣子,对梁帝道:“梁国陛下,神女得知您的孙儿大婚,特地从神殿取出了青鸾剑,此剑又名凤女剑,乃巫山神殿的镇殿之宝,神女嘱托我,务必要亲自交到凤女手中。”

“神女有心了。”

梁帝点点头,对公孙流萤道,“流萤,去吧。”

公孙流萤刚刚闹了那么大的乌龙,正是需要挽回颜面的时刻,巫山送来凤女剑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

她果然是凤女,带着天道的气运。

她走到扎木朵面前。

“请。”

扎木朵说。

公孙流萤打开了匣子,一柄寒光闪闪透着沉重古朴气息的长剑映入眼帘。

“真是一柄好剑。”

她的眼底透过了浓浓的惊艳。

扎木朵道:“请凤女拔剑,滴血认主。”

公孙流萤将青鸾剑拿了出来,好沉的剑!

她握住冰冷的剑柄,伸手一拔。

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剑柄竟然纹丝不动。

众人一愣。

什么情况?

公孙流萤也蹙了蹙眉。

她没用过这么沉的剑,应是方才的力道太小了。

她又拔了一次。

这回带上了些许内力。

然而,青鸾剑依旧纹丝不动。

她张了张嘴:“这柄剑……”

扎木朵:“请凤女拔剑。”

公孙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