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说好破产工厂,咋成了科技帝国?> 第285章 129130章:少年天才计划!(共两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5章 129130章:少年天才计划!(共两章)(2 / 3)

要开始启动数学方面的研究,这野心也是呼之欲出了!

第130章】

“高总,这俄斯市场,我们才刚刚进入,真的开始搞基础性的研发工作吗?是不是这块工作交给人工智能bu比较合适?”在一旁的闵伟国低声问道。

这个东西,听起来高大上,但是绝对是纯耗钱的玩意儿。

如果是只耗费高怀钧的马内也就罢了。

但是这减少的利润,直接会减少到高瓴科技的奖金的!

他作为头儿,一句话不说,不合适!

“你们以为,高瓴现在一片坦途,毫无对手了吗?”高怀钧突然收起笑容,冷哼一声。

抿了一口茶后,继续说道,“现在高瓴进入了深水区,不管是mate系列,还是nova系列,其实外表的东西,非常容易模仿!但是内在的东西,却是我们强大的行业壁垒所在!”

“在人工智能,高端智慧应用,通讯,企业云,等等领域,我们都缺乏相应的抓手,甚至可以说,我们并不领先!”“在这种前提之下,你们居然为了手上的一两个毫子,在和我斤斤计较?”

“格局,实在是太低了!”

“我决定了,从今天开始,启动一个新的人才招聘计划,天才少年计划!我需要深化我们的人才壁垒,打造属于我们高瓴的科技帝国!”

高怀钧到最后,几乎是大声把那四个字给吐了出来。

“天才少年计划???!!!”

在场的高管们,不由得低声叫到。

。。。。。。

几日以后,正当红的高瓴公司,突然在各大顶级高校,发布了一个校园招聘消息。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招聘消息,直接是在整个华国,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这则招聘消息的标题是:天才少年计划——年薪百万,寻找未来的华国顶级科学家。

天才少年计划?

年薪百万?

请...您....收藏6191书1吧六\\\九\\\书\\\吧!

未来的华国顶级科学家?

这三个词,联合在一起,在整个华国学术界,可以说是一场核爆级的大地震!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人才是非常不值钱的。

一些研究所,工资才小几万一年,如果是九院这种核物理大佬所也还好,在绵羊这种小城市,过得还算是比较滋润。

如果是帝都,魔都这种超一线城市,那可就实惨了!

高瓴以前的校园招聘,工资一半也就10万一年的水平,已经算是很高了。

但是现在,直接是杀到了天板!

年薪百万!

给一个普通的大学生?

这直接给所有人整不会了。

大家伙都认真看着这则招聘海报,认真了解上面的信息。

在这里,你将引领世界,塑造未来。

同时海报上有四个小标题。

挑战世界难题。

享有世界顶级研发资源。

与牛人同行。

创造行业标准。

公司将全球范围内招募“天才少年”,不限学历和学校,只要在数学、物理、化学、材料、计算机、智能制造等领域有特别建树,并有志成为技术领军人物的年轻人都可以参加申请。

而且,如果拥有重量级科研成果、重点实验室、国际顶级竞赛获奖等特殊背景的申请者将被优先考虑。

这完全就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很多人,就是纷纷打上面的电话,咨询相关的要求和待遇真实情况。

具体什么是“天才少年”?

高瓴公司认为,只有在数学、物理、化学、材料、计算机、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有特别建树的年轻人才有资格成为“天才少年”,因为他们在这些领域中积累了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有前途和发展潜力。对于这些“天才少年”,高瓴公司将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力促他们成为技术领军人物。

公司将为这些“天才少年”提供世界级挑战课题、大牛导师、全球化的平台和资源,以及五倍以上的薪酬。

这一消息,吸引了大量人才的关注和应聘。

这个天才少年计划本人不看好,其中入选多数人算不得天才……学业成功≠天才】

学业成功不等于100%天才但是比大部分人基本强多了这是铁的事实。】

酸死了,人家学业成功只是敲门砖,要有研发和落地能力的,,别把自己想的比世界顶级公司的高管还有眼光。】

天才是他们己经把成就能力拉到很高的阶段,那么下面的情形大概率是走下坡路,就像多数学生把精力消耗到考高中、大学,上了大学之后就进入了学习低谷,而研究生达到研究能力高位后工作后就平平无奇难有建树……】

你们学文科的,就是什么都喜欢扯两句,明明啥都不懂,总觉得自己天下第一,跟你说东,伱扯西。自己没有逻辑,还说别人听不懂。感觉你们好多文科通病。】

我这种智力,能做普通程序员就不错了,虽然也想加入高瓴,但实力不允许啊。】

拖着世界往前走啊!牛皮,高瓴公司!】

这个计划招化学材料的学生吗?】

招!比如屏幕,材料科学等等!不过没有清北的背景,没有顶刊的发行能力,你就不要想了。真的是高科技公司,才能改变华国学生的悲惨命运啊!这家公司,真的是超越我想象力以外!】

不是高瓴大方,高瓴并不是傻子,更不是千金买马骨,高瓴出100万那是人家的能力,创造的价值就是值那么多甚至更高,正好双方有意,这样的人不是现在才有的,只是以往都去了微软、谷歌等公司。】

看看国内富得流油的互联网企业,过去这么多年都在干嘛?这个风口那个风口的追,一个买菜都一窝蜂的推,各种模式创新也不少,技术创新?那是硅谷的事儿,并不需要那么多高端人才,或者高端人才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