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你大伯家要开一个家族私塾,遍请名师,届时还有其他家族子弟前来入学。这样的机会,我实在是不忍你错过。”
周允德确实是打心眼儿里替周稚宁考虑,可周稚宁的眉头却越皱越深了。
平城对她来说是另一个陌生的天地,光是要适应就要花上一番功夫。更何况她还担着这么大个秘密……
可是周允德没有多想,催促周稚宁去检查自己的衣箱。
周稚宁无话可说,只好依言去了,杨氏替她将东西收的很好,不需要多看什么,于是她很快又回来了。
见再无可收捡的了,周允德就带着一家人上了马车。
那车夫扬手挥鞭,马车就摇摇晃晃地动了起来。
三姐周巧秀今年才十二岁,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她坐在马车上也一刻不能安分,掀开马车帘子朝外看,问道:“阿娘,咱们这一去,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杨氏将她抱在怀里,笑道:“兴许明年就回来了,秀姐儿舍不得西河村吗?”
周巧秀点头,眨巴着两只漂亮圆溜的眼睛说:“是啊,我跟二狗还约好了明年春天去放纸鸢呢。他说他给我扎一个又大又漂亮的纸鸢送我。”
杨氏皱眉:“秀姐儿你也不小了,也要学会懂些规矩,以后不许再跟这些小子们混在一起。你也该学些规矩了。”
周巧秀撇撇嘴,像是不高兴:“为什么我就要学规矩?阿弟怎么不学规矩?阿弟也会跟那些小子们混在一起,为什么我就不能?”
杨氏说:“你是女儿,你弟弟是男儿,自然是不一样的。”
周巧秀还是不满意,嘀咕着:“怎么就不一样了,哼……”
周稚宁静静地垂下眼眸。
其实无论男子、女子,理应是一样的,只是她所在的这个大明,女子生来艰难。
大姐周巧珍正经道:“阿娘说得对,三妹,你已经十二岁了,该懂些规矩了。不仅在男女大防上面格外注意,就是去了大伯的家里,也要更谨慎守礼。”
杨氏附和地点头,欣慰地说:“还是珍姐儿懂事。”
说完,她又叹气:“一晃眼,珍姐儿你也快十六了,也该找个婆家了。我本想着要是宁哥儿能挣个功名回来,你的前程也更有指望,可这还要等上许多年呢,怕是要耽误了你。但要是这回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