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9.故人重逢(2 / 2)

豹,交那两只虎妖领着,开山凿洞,修路架桥,遇到进山的樵夫,采药的药农,便施展些方便,助他们来去。

此地人烟稀少,且大多民智未开,黛玉并不在道场困坐,无事便到附近村镇走走,施展神通,降妖除怪,治病救人。

九天圣女的名头一点点传了出去,圣女庙里慢慢有了香火。

黛玉的足迹又开始走向巴蜀之地,这一带多在灌江口统辖范围之内,杨戬有心助力,让梅山兄弟传示信众,在多处立了圣女庙。

慢慢地,巴蜀一带出现个传言:欲求二郎,先拜圣女。

杨戬这样处处相帮,反而让黛玉避嫌起来,她有意多帮助求平安、求姻缘的女信徒,遇到求功名、求财的男信徒,便指点他们去拜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二郎神。

每隔数日,两人轮流去与悟空做伴,偶尔三人聚齐,便又是一夜对酒当歌。

九天圣女的名头渐渐响彻汉中巴蜀之地,向北与华山女神相接。

黛玉去拜访了杨瑛。

杨瑛大喜过望,喜道:“我说灌江口怎么突然冒出个圣女,却原来是你。之前听到消息时,还以为是二哥为我找了位二嫂呢!”

黛玉羞红了脸,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幸而杨瑛是个急性子,已经叽叽喳喳地继续说了下去:“我不过闭关百年,你就修成了正果。我早就和二哥说过,你非池中物,他还一本正经地说,你看不上这些虚名俗利呢!”

“啊,我不是在说你现在追名逐利啦!毕竟,在天庭有个名头,逍遥起来也便宜许多!”

她拉着黛玉去看漫山的黄花,口中依然不停:“我自从做了这个华山女神后,偶尔闯个祸闹出点儿动静,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至于被人揪着不放……”

华山女神的庙宇要热闹许多,世人皆知她与二郎真君是亲兄妹,有不便请托二郎神的,都转来请他妹妹。

杨瑛日日游山玩水,吃喝逍遥,也不影响她是三界中香火最鼎盛的女仙之一。

她拉着黛玉一起降了几只大妖,做了几次功德,渐渐地,在许多华山女神庙中,也立上了九天圣女神像。

两女神又常常同时显灵,信徒愈发广了。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时间慢慢到了东汉末年。

这一日,黛玉从五行山回来,白兰送上整理好的文书,她一页页慢慢翻开,忽然顿住。

字体磅礴又不失精致,熟悉得让人落泪。

黛玉翻来覆去地,将那份求平安文书看了数十个来回,又在落款“诸葛夫人”四字上细细瞧了半晌。

她再也按捺不住,起身出了房门,正欲腾空而去。

白兰赶上来道:“姑娘,哪里去?”

黛玉站立云头,声音中微微带着一丝颤抖:“见一位故人!”

不过一刻间,到了江夏。

黛玉隐身云间,从城中找到城外,终在金水河上,找到一艘小船,船头并肩立着一对男女,远远看不清身形。

过了盏茶时间,那男子下船上马,回身望了一望,纵马行入城中。

那女子痴立船头,久久未动一下,恍若木雕。

黛玉按落云头,化作旧时模样,莲步轻移,走至船边,仰头笑道:“姐姐!”

女子仍怔怔看着那远去的背影,良久,才回魂一般,看向船下,霎时花容失色,喜极而泣道:“颦儿!”

她慌慌张张去找下船扶梯,一面又看着黛玉不放,仿佛她会瞬间消失似的。

黛玉手指轻摇,止住了她,身姿轻盈地跳上了船,握住女子的手,珠泪滚落:“宝姐姐,当真是你!”

那女子眼如水杏,面若银盆,身姿丰美,举止娴雅,却不是宝钗又是谁?

宝钗回握黛玉的手,触手温热,愈发惊喜了:“妹妹,你还活着?”

黛玉笑道:“姐姐能出现在此时此地,妹妹还活着有何奇怪?”

“正是呢!”宝钗拭去眼角泪滴,含泪笑道,“是我太过欢喜,一时糊涂了!”

姐妹两个,你拉着我,我牵着你。

前世种种,倏忽而过,今世万般,又仿佛成了一场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