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似得。
“什么?”
易中海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惊得的瞪大了眼睛。
“这是谁说的?怎么可能!”
“我找了个相熟的老姐妹问了一下,她说这事儿已经传的有些日子了,具体是谁说的不清楚,但现在差不多半个街道都知道这事儿了……”
一大妈说这话的时候,整个人都显得有些紧张兮兮的。
“这事非同小可,如果老太太真是假烈属的话,那她可是要被严厉处罚的。”
“但不应该啊?”
“老太太是烈属的事,我可是亲眼所见的……”
在这一瞬间,易中海的脑海里闪过无数念头:“如果聋老太太真是假烈属,那么院子里对她这些年的照顾,以及凭借她身份得到的那些荣誉,是否会受到追责?”
“会不会连累到自己?”
“尤其是自己仗着聋老太太的烈属身份,巩固了自己一大爷的权威,没少在四合院里‘作威作福’!”
要知道,这假冒烈属可不是一件小事,他还记得好像是那个街道来着,有一个院里的一户人家假冒烈属,最后被查了出来。
最后这事闹的挺大,那个冒充烈属的,都被拉去吃了“花生米”。
但这聋老太太明显不一样啊!
她有个烈属儿子的事,可是自己亲眼所见。
而当时知道这个事的,可不止他一个。
易中海口中的“亲眼所见”,那是1953年。
那个时候,他还不是院子里的一大爷。
院子里的一大爷,是傻柱他爹何大清,二大爷是许大茂他爹。
当时的易中海,还只是院里的三大爷。
那一年,也是何大清扔下傻柱兄妹,和寡妇跑路的那年。
之后,许大茂的爹娘,因为他爹的单位分房子,但他本身有房子不能分,便和许大茂分了家,把四合院的这两间房子“无偿转让”,或者说是赠予,落到了许大茂的身上。
而许大茂的爹娘,也从四合院搬了出去。
这才使得易中海之后成了院里的一大爷。
否则的话,就凭当时易中海的那个为人处世的德行,还想当一大爷,他当个毛啊,他有毛吗?
那一年,易中海记得很清楚,当时有两位身穿军装的同志,带着东西来看望聋老太太。
还是他给带的路。
而且,虽然那两位同志是穿着军装而来,但他和当时的一大爷何大清,还有二大爷许大茂他爹一块,一起查看了那两位同志的证件。
好家伙,官还不小。
一个是位营长,一个是位副团长。
他们说是聋老太太儿子的战友,专门来看望一下战友的母亲。
而之后,聋老太太是烈属的传闻,便不胫而走。
而“亲眼所见”之后,易中海就对聋老太太上了心。
要不然,易中海为啥后面这么尽心尽力的照顾聋老太太。
一是他这么做,是要让大家伙看到他尊老敬老的行为,博得一个好名声。
二来,也是借着聋老太太烈属的身份,“强强联合”,巩固自己一大爷的权威。
而院子里的众人,见易中海能这么尊敬和照顾聋老太太这个“孤寡老”的烈属,也是心生敬佩。
加之那时的易中海,平时处事也算公正,大家伙也算是认可了易中海这个“道德天尊”,便拥护他坐稳了一大爷的“宝座”。
要不然的话,光凭他自己,还真不一定能压得住刘海中和阎埠贵那两个“反骨仔”。
现在,竟然有人传聋老太太是家烈属,这怎么可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