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前三排,按照坐、蹲、站依次排列。
在第一排最中间,陆悠发现了尚不足六岁的唐婉小朋友。她留着波波头,盘腿坐地上,右手比了个耶,笑容如朝阳般温暖灿烂。
早些年相机的像素还不高,拍出来的人物照片显得有些模糊,但依旧遮掩不了唐婉的美貌。
小小年纪,在一众小孩中,便一骑绝尘。
翻到第二张。
进入小学一年级,唐婉身穿黑白色校服,扎起了马尾,两撮头发分立脸颊左右,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
唐婉还是在第一排,站在左手往右数第三的位置。或许是懂事了,唐婉笑容收敛了很多,双手自然垂落在大腿两侧。
翻到第三张。
时间一下子跨越四年,来到五年级,内容也不再是班级合照,而是一次小学生数学竞赛特等奖合照。
除去老师,照片内只有五人,排成一排。唐婉站在最右侧,手拿奖状,脸上还化了妆容。
白居易有句诗怎么说来着?
吾家有女初长成,娇俏可人及倾城。
用在彼时的唐婉身上再合适不过。
含苞待放的身材,初露锋芒的面容,与现在的唐婉有六成相似,只是更加青涩,一如成熟前的青桃。
在唐婉的右手边,陆悠首次见到熟人,徐年。
她的脸上也化了妆,陆悠估计她们是参加什么晚会,有上镜要求,不然没道理让小学生化妆。
第四张是六年级班级合照,唐婉一枝独秀,徐年陪伴身侧,无甚特别,陆悠果断翻到下一张。
第五张,出乎陆悠的意料,居然是春华高一(2)班的军训合照,初中期间的照片一张都没有。
不过转念一想,陆悠大概猜到其中缘由。
不好的回忆,没有记录的必要。
第六、第七张,都是高一(2)班的集体照。
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高一上学期,没有陆悠,后者是高一下学期,陆悠站到了唐婉后边。
想当初,为了拿到这个位置,陆悠还花了不少心思,又是计算队伍排列方式,又是请人喝奶茶的。
第八张,高二的集体照,拍摄时间在三月份。
那时,陆悠和唐婉都在首都集训,没办法参加合照,只能使用ps技术将两人p上去,所以看起来奇奇怪怪的,与旁人格格不入。
第九张,集训队大合影,这张陆悠也有。
第十张,高三的集体照,和第八张同款理由,两人在外旅游,只能p图。
第十一张,无了。
也不是说唐婉没相片,而是自高三寒假之后,她开始和陆悠同居,没再拿相片回来。
看完相片,陆悠不禁想象,如果自己幼儿园就和唐婉同班,会是个怎么样的情况。
不过只是想想,彼此的家庭差距注定两人不可能太早相识。而没了家庭条件支持,即便陆悠穿越过来,也没机会就读同一所高中,同一所大学倒有可能。
把相片放归原位,陆悠转身来到书柜前。
书柜容积很大,上两层,下三层,中间两排抽屉。
最上层满满的都是教科书,初一到高三,语数英,物化生,一应俱全。
每本书的书脊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显然有些年头了。
陆悠抽出一本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翻开第一页。
羊城市中学
高二(1)
唐璟
笔画横平竖直,字体端正,有练过的痕迹。此外,还有一串137开头的电话号码。
书本应该是唐璟留给唐婉高三复习用的,结果唐婉高二就保送走了,没用上。
往下一层,都是杂志类书籍,单从书脊看不出来是什么。
陆悠随机挑一本抽出来。
两个红色的毛体字立在书头。
《读者
近些年,思想潮流较之以往有了较大的转变,《读者一类的杂志却仍保持一贯的文章筛选标准,以至于风评急剧下降,甚至被质疑屁股不正。
陆悠对此不做评价,他是搞数学的,又不用写作文,看个屁的《读者。
中间的两排抽屉陆悠也抽出来看了看,里面装的都是旧手机、空调遥控器、数据线、充电头之类的杂物。
抽屉往下一层,是中外著作,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红楼梦等等,还有几本堪称全新的散文集。
陆悠会心一笑,这几本散文集,十有八九是过去的唐婉一时兴起买的,买回来发现不好看,就丢着吃灰了。
再往下两层,皆为休闲读物大杂烩,杂志类的《知音漫客、《神漫、《故事会,漫画单行本《阿衰、《斗破苍穹、《偷星九月天,青春小说《龙族、《天之炽、《饕餮记、《浮生物语。
主打一个爱好广泛,来者不拒。
陆悠有一半看过,一半没看过。
看过的当属《龙族和《天之炽印象最深。
亖了马的江南,断更狗不得好亖!
……
厨房内。
唐璟听着电影解说,有条不紊的择菜。
唐婉拉开推拉门走进来,问道:“昨晚年夜饭剩的菜够三人吃吗?”
“够是够,可让客人吃剩菜,真的没问题?”
“他才无所谓,况且,他是家人,不算客人,既然是家人,帮忙解决剩菜很合理吧?”唐婉打开冰箱,将几个被保鲜膜包裹住的餐盘逐一端出。
唐璟无可反驳,只能说道:“陆悠找你当女朋友,是他十辈子都修不来的福气。”
唐婉点了点头,一本正经的回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花了十来分钟,将几样剩菜放到该放的地方,进微波炉的进微波炉,上蒸笼的上蒸笼。
唐婉调好每个厨具的定时,扭头看向唐璟。
“你会烫青菜吧?”
唐璟在往铁锅里注水,闻言翻了个白眼,无语道:“我看着很像废材吗?”
“不是像,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