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轩就读的是门槛极高的国际学校,纯双语教学环境,听说他很小就能和外教流利用外语交流了。
而李卓呢?
他连蹩脚的普通话都说不利索。
英文是初中后才开始接触的科目,他只会几个简单单词,发音还不标准。
哪怕头一年有数名家教恶补过,但把他送去国际学校读书,依旧无异于把一个刚学会拼音的小孩子放进成人火箭班,并要求他赶上大家的进度。
他怎么可能适应得了。
更别说还有李轩这样的天才在前,老师和同学当然无意识也会把李卓和他哥哥作为对比,他会听到什么评价呢?
在所有人都认为他才是私生子的情况下,他在学校又会经历什么样的流言蜚语呢?被什么样的眼神注视呢?
那学校门槛是真的高,但不代表门槛高就能过滤掉道德低下的人,也不代表里面的学生个个都是真善美的三好学生。除去顶尖的一小部分外,剩下的一大部分学生自身的优越感是很重的。
一个靠花钱塞进来的关系户当然不会被靠真本领考进去的好学生所真心认同;而听不懂他们那些暗语俚语,总闹笑话的土包子也不可能被自认为高人一等的少爷小姐所真心接纳。
这些李家的父母完全不知道。
至于对李轩的敌意到底是怎么来的?
李卓也说不清楚,可能是太在意了吧?太在意父母把李轩的名字放在自己前面,太在意父母第一个看向谁,对谁更关心,提及谁的次数最多…
他以前没有这么斤斤计较的,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变得这样小肚鸡肠,他只是有点委屈,有点不理解,明明自己才是亲生的啊。
连刘姨都说了,他才是长得最像夫人和先生的,他的眼睛和嘴巴很像夫人,眉毛和额头则像了先生,一看就知道他才是亲生的啊!
为什么那么多人说他不像?
为什么?
为什么第一天还抱着他落泪,第一年还为他庆祝生日,到了第二年却开始挑剔他这不如李轩,那不如李轩…
无数个回答不上来的疑问在脑海中凝聚成形,最后全部变成了对李轩的怨恨,他觉得一切都是他的错。
如果自己小时候就一直生活在李家,像他一样接受各种教导,天天去全国各地玩,增长许多见识,他也可以随意出口成章,也不会出那么多洋相…
逐渐发酵的怨恨蒙蔽了他的心,
于是他做了一些不太好的坏事。
例如在明知道父母对外说他俩是亲兄弟的前提下,李卓提前对外散播了李轩才是鸠占鹊巢的养子的事…
再例如知道李轩要在某个什么很知名的音乐殿堂参加比赛,李卓就故意离家出走搞失踪,这样父母只能去找他。
再再例如,明知道李轩对猕猴桃过敏,李卓对照顾他的刘姨说想吃,然后把绒毛撒在他房间门把手上…
甚至还曾想过杀了他…
李卓垂着脑袋,将全部的视线都集中自己手心的纱布上,他试探性地开口:“您是不是…想骂我?”
“这样啊。”
莫良的唇边仍旧挂着一抹温和的笑,那笑容就像拿尺子量过似的,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那真可爱啊…”
?!
李卓忽然抬头。
什么意思,他不是老师吗,为什么听到学生有这样恶劣的行径和想法没有指责批评他,反而…反而夸他可爱?!
李卓有点茫然,但还是下意识补充了还没说完的后半句。
“其实这些大多都失败了。”
虽然他的确想散播李轩的身份破坏他的形象,但还没开始散播呢,整个学校就已经提前知道了。
虽然他的确离家出走过,但这个办法只成功过两次,第三次他们便不再上当了。那天李卓一个人在快餐店枯坐了整整一个晚上。
虽然他也真的用李轩过敏的东西撒在他的门把手上,但他那几天刚好都戴了手套,一点事都没有。
包括后来被送到近千里外的一家公立寄宿学校也不是他主动和父母提出来的,更不是李家父母终于理解李卓在国际学校的艰难处境,单纯因为他成绩太差排名太靠后,被同校某学生家长在宴会中提到这事,他们觉得太丢脸。
本就不够长脸的成绩,再加上他之前在家搞的那些上不了台面的小动作,以及他在那个圈子里闹的笑话,种种叠加在一起,他们对他彻底失望了。
所以他完全是被放弃了。
当然,这个“放弃”不是直接不管李卓,或者把李卓丢了,这个“放弃”是指他们开始假装没有李卓这个人。
李家父母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出面给李卓办理转学,第二件事在他新学校所在的城市购置了一套房,第三件事一张每月定时打生活费的银行卡。
他们说让他冷静一下,还说等他毕业就接他回去,想到这里,李卓突然笑起来。
“在给我办理转学前,他们两个一起找我谈话,我还以为他们要把我送回坪山村呢,就问能不能借1500,太多的话,五百也行。”
“然后我父亲先是很惊讶,跟着又突然开始对我发火,说我就是故意气他的,说我丢的人还不够吗?”
“我以为一分都不会给我,还是在口袋里找到了一张卡,上上个月和上个月分别打了三万块,不知道下个月还有没有…”
“其实我觉得现在也挺不错的,实验中学的老师同学们都很友善,环境比我原来镇上的学校好太多了,食堂的饭菜也好吃,宿舍干净…”
“他们每个月还给我转那么多钱,我根本花不完,现在除了上课不用想着去哪里干散活,不用想着地里的菜,不用想喂鸡,不用想着冬天怎么过冬…”
“现在天天穿新衣服,顿顿吃肉,英文现在也有在好好学,上次老师表扬我有进步了,然后…然后…”
李卓脸上的笑容逐渐僵硬,他低低的重复了好几个然后,自己说着说着也不知道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