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混在霍格沃兹的日子> 第794章 最后一场考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94章 最后一场考试(2 / 3)

,这场考试放在漫长的人生当中,真的不算什么。只剩些最后一个月时间,你们心中对自己的成绩应该有了大概评估,如果已经认清无法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记住这种懊悔和自我厌弃的感觉,但不要过于沉溺,以后不要在让自己堕入这种境地……

教室里一片静谧,只有玻璃天窗投下的光影微微荡漾。

这些话由斯内普教授嘴里说出,许多学生稍微有些恍惚。

“你们才17岁,谁能预想到将来会发生什么呢?”

下课铃声这时才响起。

……

六月的第二个星期,终极巫师等级考试正式开始。

洛伦坐在考场后排,低头安静书写,考试流程和o.w.l.s.相似,就连监考员都是上次考试的熟人,今天考的是《变形学。

出题人明显参考了麦格教授近两年的论文,除开那些每年都有的基础知识,论述题主要考察内容都很眼熟:

请简要阐述阿尼马格斯的原理;

请简要阐述人体变形与星相的联系,并在日象或月相中选择其一,详细剖析相关联系,并剖析原因;

对比传统阿尼马格斯训练方法与动物体验训练法,陈列两种方法的异同,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对参加过阿尼马格斯教学班的同学来说,上午的理论测试有些过于简单,下午的实践测试更加过分,监考员偏爱掌握阿尼马格斯的学生,只要能当场变成动物再变回来,实践考试立即给予额外加分。

考场里几乎化作动物园,鸡飞狗跳,百兽齐鸣。

一场考试,两次偏袒。

洛伦甚至怀疑出题人和主考官被麦格教授收买了。n.e.w.t总共持续两个星期。

接下来的一周里魔咒学、魔药学、黑魔法防御术、神奇动物保护学先后进行考试,都是考两场,上午进行理论笔试,下午则是实践测试。

中规中矩的难度,基本没有阻碍,优秀证书预订。

最后的成绩证书是两场考试加权后的综合结果,由于成绩证书上只有最后等级评定的结果,即:

o优秀

e超出预期

a及格

p不及格

d糟透了

t巨怪

因此哪怕教育司组织的考试已经持续了几百年,学生依然不清楚具体的加权计算方法,有学生透露是理论占60%,实践占40%,也有人说是反过来的,还有人认为每年都会根据试题难度进行变化。

这是为了保证获得证书的学生不是只会钻研理论的书呆子,也不能是完全搞不懂魔法原理,只凭天赋直觉施法的傻子,这样的成绩单才能成为面向整个魔法界的职业技术证书。

洛伦估计以后都用不上这些证书,却也没有因此轻视考试,反而视作是他这七年在霍格沃茨的总结,甚至是来到这个世界的总结。

相比在国际巫师联合会和威森加摩取得的那些成就和名声,他更看重这些考试成绩,这才是洛伦·摩根的学生时代——

一段悠闲美好、略显忙碌的日子。

……

周末不用考试,休息两天。

傍晚时分,落日染红天文塔楼。

洛伦拉着赫敏从礼堂取了两份晚餐到塔楼顶部平台上坐着吃,同时还能吹吹晚风,欣赏霞光,就是晚餐有些凉了,还不如在礼堂好吃。

吃过晚餐,太阳也差不多落山了。

洛伦暂时没有回礼堂或公共休息室的想法,把餐具清理干净收进挂坠,搂着赫敏开始等待月亮升起。

“感觉考得怎么样?”

“考试期间问感觉,对答案……”

赫敏有些新奇地歪过脑袋,眨了眨眼睛:“摩根先生怎么回事,以前不是一直反对这种事情吗?”

“反对有用吗?”洛伦反问。

于是赫敏嘴角浮现出浅浅的笑意:“感觉考得很好,应该能拿到所有证书。”

“我还以为你又要抱怨哪道题没有回答完整,十几种方法或者原因只写了十种,剩下几种因为卷面限制写不下了,或者实践考试的时候施法动作不够标准,没有完全按照教科书上来呢。”

“以便某人顺着我的话故意夸大错误,然后在旁边欣赏我紧张不安的表情?”

洛伦用力搂了下她的肩膀:“还是亲爱的赫敏了解我呀。”

“……”

赫敏哼哼两声,没有回答,只是看着遥远天际彻底黯淡下来,天空呈现一片澄净的蓝色。

沉默了几分钟,只听见晚风吹过塔楼顶端的声音,洛伦搂着她的肩膀微微摇晃,语气有些感慨地说道:

“毕业了呀。”

赫敏眼底映出点点星光,轻声呢喃:“是啊,我们毕业了。”

……

终极巫师等级考试最后一天。

有实践内容的学科已经考完了,这周剩下的都是只考笔试的学科,今天连考两门,古代如尼文和魔法史。

如尼文是跟赫敏一起报名的,考场设在五楼教室,陪着监考员巡查考场的是芭布玲教授。

这位教授看见洛伦后露出古怪的微笑,小声跟监考员耳语了两句,两人就一起站到了他身后,理直气壮地偷瞄他的试卷,也不在意这样会不会对考生心态产生影响。

洛伦默默下定决心,考完就写信投诉他俩。

魔法部教育司根据基础教材出的如尼文试卷,对洛伦来说基本没有难度,两个半小时的考试时间,他只用半小时就写完了前面的客观题。

后面两人看得赏心悦目,不时相视而笑。

“……”

洛伦继续往后看。

最后几道剩下的是翻译题,翻译文献都是几千年前的碑文了,经过岁月和风沙的侵蚀冲刷,原文都模糊不清,更不用说拓印在试卷上了。教育司内部的老学究都没破译出来,出题人也只是将其中几处清晰的地方设为得分点。

洛伦甚至怀疑这是某些研究人员在碰运气,如果有学生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