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要是在你们大明,在乾清宫里跳成这样,老祖宗你是收入后宫还是怎么说?”
朱云峰开了个玩笑。
朱元璋只觉得辣眼睛,没好气道:“此獠看面相就是个奸臣,推出午门斩了!”
“哈哈哈哈。”
朱云峰乐不可支。
“这个世界太疯狂。”
朱棣喃喃自语道。
“耗子给猫当伴娘。”
朱云峰随口接了下一句。
“少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快做正事吧,都没眼看了。”
朱元璋捂上眼睛,感觉心中的伦理道德已经崩塌。
朱云峰随即搜索鉴宝专家,有泉子鉴宝,东子鉴宝,鲶鱼鉴宝,牛牛鉴宝等等。
这些人一般都是晚上直播,看了一下,泉子鉴宝正在线,于是申请连麦。
由于申请鉴宝的人很多,因此等了好一会儿才轮到他。
“泉哥你好。”
“你好。”
视频里泉子伸长了脖子凑过来道:“兄弟,带了什么宝贝啊?”
朱云峰没有露脸,而是把视频对准了桌子上的唐三彩道:“泉哥,唐三彩。”
“哟,好东西啊,我看看。”
泉子上下打量,过了片刻说道:“兄弟,开门啊。”
“开门吧。”
“拿起来我瞅瞅。”“好。”
朱云峰就拿起来对准各处给泉子看了看。
“哪来的兄弟?”
“祖上传下来的,是宫里带出来的东西,我姓朱,有族谱的,祖上长沙吉王那一脉。”
“哟,老朱家的宗室啊,不错不错,要是有族谱为证的话,那应该跑不了,这是好东西,应该是真的。”
“是吗?”
朱云峰乐得合不拢嘴。
他之所以拿古董,就在于祖上这个身份。
我国是禁止交易宋代及以前文物的。
但文物是文物,古董是古董。
你家祖传下来,有历史依据的东西,那就是你家的东西,这是古董,可以买卖交易。
可如果你是从自家地里刨出来,没法证明是你家祖传的。
那不好意思,地里的都是国家的文物,一旦敢偷偷卖了,你犯法了你知道吗?
所以依靠这个身份,只要没问题,他就能从明朝弄不少古董过来,而且可以合理合法地拍卖。
发家致富就在今日啊。
“嗯,真的有点假,唐三彩估计不是,应该是件明仿唐三彩,叫做明三彩。”
泉子笃定说道。
‘真的有点假?’
朱云峰翻了个白眼,忍不住说道:“明三彩,不能够吧,我看这东西跟网上的唐三彩一模一样啊。”
“仿制得肯定像啊,而且这仿制得很精美,低温铅釉做得很不错,可以说完美地复制出了唐三彩的模样,属于仿品当中的最上品。”
泉子竖起大拇指道:“你瞅瞅这釉子,这料子,都不错,唯一的问题就是胎子太新了点,年代上给人的感觉就不像唐朝的东西,当然,我也只能眼估是明三彩,具体年份还得上仪器。只是古董之所以是古董,那肯定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产生变化。从唐朝到现在一千多年了,你这个唐三彩新得像是五六百年份的东西,历史沉淀有点不足啊。”
完了。
朱云峰人都傻了。
因为他对于古董过于门外汉,导致在这方面根本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现在听泉子这么一说,他才想起了一件事!
那就是大明和他这边差了600多年呢。
古董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历史价值,除了本身贵重以外,岁月沧桑的洗礼必不可少。
你掏出一件青铜鼎说这是商周的。
人家一看上面没有丝毫岁月斑驳的痕迹,一眼为新,哪怕做得再真,复制得一模一样,那也是上周的。
大明和他这边差600多年,就意味着古董差了600多年的历史底蕴。
因为唐朝离大明也是600多年,用仪器做检查碳十四或者热释光检测的话,百分百只能查到这东西只有600多年历史。
就算仪器不一定完全准,可唐和明之间600多年的差距,总不能发生那么大的偏移吧。
所以总结来说就是。
唐三彩:坏了,我成明三彩了。
至于那份苏轼墨宝。
那就更假。
因为瓷器或许能够通过保存得当而减少岁月磨损。
纸却不行,它的自然演化很难通过保存而减缓,该变脆变脆,该泛黄泛黄,用仪器一测,根本不会有一千年历史沉淀。
因此按照这个结论推导的话,苏轼墨宝大抵就变成了明末清初仿苏轼《浣溪沙五首手稿。
朱云峰想到这里就有点难绷,忍不住问道:“明三彩值钱吗?”
“几百到几千吧。”
泉子遗憾地说道:“要看是不是官窑出产,官窑会贵一点,价值几十上百个也有。只是明代官窑产的瓷器虽然不一定都有底款,但特征上都会用苏麻离青料,所以这个明三彩应该有铁锈斑,我刚才看了一下,没有铁锈斑,大概率是民窑,这个制作虽然精美,但民窑的话.当然,还是有一定价值,它的工艺非常棒,感觉已经达到了唐代洛阳唐三彩官窑的地步,可能会值点钱。”
朱云峰心已经凉了大半截。
彻底完蛋了。
这六百多年的历史差距,就不是真品能够掩盖的,拿仪器一做就能查出年份。
虽然其中不乏有工艺上的考究,但谁也不能保证明代的工匠就没有复制出唐代工艺的水平和能力。
只要仪器检测确定是明代的物件,跟唐三彩一比一复制,哪怕工艺、材料全都一模一样,也只能当是明三彩来卖。
这价值何止是一落千丈,简直是堪比大a股市,一千万进去,20块出来啊。
朱云峰欲哭无泪。
旁边老朱诧异低声问道:“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