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几千亩试验田的物资一个月内肯定给您准备好,不会耽误明年您那边春耕进行试点,到明年下半年就能大量运作了。”
朱云峰说道:“我这边反正没什么问题,我觉得要不您还是担心一下您那边。”
“我那边?”
“是啊,古代农民靠天吃饭,长时间保持了惯性思维,会更在意祖上传下来的经验主义,新种子、化肥、农药他们没有亲自试过,不一定会接受。”“唔是这个道理,不过我自然也会想办法。”
“什么办法?”
“只要初期的试验田效果不错,我会派人去四处张贴告诉,广而告之。百姓看到真的能提高粮食产量,自然也会愿意如此。”
朱元璋沉吟说道。
朱云峰略微惊讶,他原本以为朱元璋会用强硬的手段推广,没想到居然会选择摆事实讲依据,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不过仔细想想,朱元璋嗜杀归嗜杀,但不是无脑嗜杀的人,他杀人都有逻辑。
包括在后期大杀淮西军功集团,都是为了给子孙铺路。
如果朱标没死的话,他大概率是不会选择以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为突破口弄死那么多人。
因此这足以说明老朱做事有自己的考虑。
老朱作为放牛娃出身,祖上都是农民,自然明白农民的想法。
所以他清楚强硬手段推广只会适得其反,拿出真材实料广而告之百姓才是正道。
看来以前还是因为刻板印象而有点误会自家老祖宗了。
或许老祖宗目光确实没那么长远,但在做事上都有一套属于他自己的行为方式,特别还是农民这个他比较熟悉的阶级上。
“嗯,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朱云峰点点头道:“只要推广出去,就能增长粮食。我之前在网上下了五种土制炼化肥的办法,已经放在手机里了,到时候老祖宗可以安排各地官府帮忙推广。”
“行。”
朱元璋知道现代化肥的重要性,自然也在这方面很重视。
“农药就比较麻烦,除了农药以外,还要喷药器,我小时候见我爷爷用过,我家就有一个,但在大明怕是没办法普及。”
朱云峰想了想道:“一旦遇到虫害还是个大问题,我只能蚂蚁搬家一样往大明运,在这方面老祖宗您得做好心理准备,大明可能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有农药用。”
“无妨,按照你的想法来吧。”
朱元璋没有迫于太紧,他知道现代的东西他了解还是太少,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那行,我就下山去了。”
朱云峰吃完了面,收拾收拾准备走。
现在才不到七点钟,镇农业办根本没上班,可架不住他现在是重量级人物。
镇里已经安排了农业办主任跟他对接,一个电话打过去,主任别说在睡觉,就算是在和老婆生孩子,也得马上赶过来见他。
谁让他是县长都恭敬的大投资商呢?
“云峰,你觉得老五能取代老二坐镇西安?”
朱元璋忽然问道。
“你自己看看嘛。”
朱云峰拿出手机,搜了一下朱橚的资料,指着上面说道:“上面写着,朱橚有军事才能,只是得不到施展,虽然这是历史学家张海鹏先生的观点,我也不知道真假,毕竟朱橚一辈子也没施展过他的军事能力,但人家历史学家不可能无的放矢,应该是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何况你不试试怎么知道朱橚有没有能力取代朱樉坐镇西安呢?”
“唔”
朱元璋思索片刻,说道:“也好,那就试试老五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老二确实做得太过分了,禽兽不如,明日我就赐死他的次妃邓氏,召他回京圈禁。”
“看来太伯爷已经跟老祖宗说过这事了,老祖宗您也希望我来参与胡惟庸案?”
朱云峰有点无奈。
说句实话。
胡惟庸案他是真不想参与。
胡惟庸人是好是坏先不提,这种级别的大案,真是他一个现代普通小民能掺和进去的事情吗?
虽然他只是经办人,有朱元璋撑腰,胡惟庸想反扑威胁到他几乎不可能。
可问题是里头牵扯那么广,一个错误的决定,一个不经意的疏忽,一个没有考虑周全的想法,都有可能害到一些无辜的人枉死。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太愿意贸然介入其中。
毕竟他劝老朱把这事交给朱标操办,已经救了很多人,原本可能要死三四万,现在能牵连到一千人都算多。
但要是因为他的原因导致另外一些无辜的人死了,良心上也说不过去啊。
“你有顾虑?”
朱元璋问道。
“就是怕自己能力不够,万一伤及无辜就不好。”
朱云峰老老实实说道。
“这亦是对你的考验,你是朱家子孙,来我大明可以给你权势,也可以让你帮忙制定政策,然若是连胡惟庸案都办不了,那你也就只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罢了。”
朱元璋淡淡地说道。
可问题是我没想来你大明啊。
我tm要是赚了很多钱,在现代富甲一方当大爷,犯得着去古代受罪?
朱云峰腹诽一句。
但他又不敢说。
因为朱元璋显然已经改变了许多。
希望他能够参与到大明政治当中去,改变老朱自己制定的那些贻害大明江山的国策。
而且朱云峰尴尬地发现,好像就是自己帮老朱改变的想法。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属于是。
所以要是这个时候打退堂鼓,那显然是坐实了夸夸其谈,纸上谈兵。
看来未来在赚钱的同时,确实得去大明帮帮朱标了。
朱云峰心里想着。
他嘴上又道:“我没这方面的经验嘛,现代人的见识是一方面,实际操作起来肯定没那么容易。不过我会帮太伯爷进行分析的,在分析辩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