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74章 我有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章 我有刀!(2 / 3)

很快广场上之前四五百官吏就被带走了二百余人,但他们的位置却被迅速填补上。

六部尚书几乎全军覆没,朱标却仿佛早有准备一般,令人接任。

“原礼部员外郎吴伯宗受胡惟庸构陷,事实已查明,现拨乱反正,擢礼部尚书。”

“原北平按察使刘崧受胡惟庸构陷,事实已查明,恢复官身,擢兵部尚书。”

“原监察御史韩宜可受胡惟庸构陷,事实已查明,恢复官身,擢御史中丞。”

“山西左参政偰斯,政绩斐然,能力出众,擢吏部尚书。”

“番禺县令道同,政绩斐然,能力出众,擢户部侍郎。”

随着犯官们被纷纷押走,王东随即拿出诏书名单大声朗诵,原本站在一旁当看客的一百多名官员各自都有安排。

这下剩余的那些文官武将们却是看出了点门道,一个个互相对视,心中了然。太子殿下好手段啊!

刚开始他们还以为这只是商暠时因对胡惟庸罢黜他而不满的报复。

现在看来。

恐怕这幕后本身就是太子殿下在操刀剪除胡惟庸集团。

不然的话,证据怎么会如此充分?

包括胡惟庸最近见了哪些人,做了哪些事,说了哪些话,居然都一一记录在案,人证物证俱在,根本容不得抵赖。

并且在剪除胡惟庸党羽,抓了那么多官员之后,还能早就准备好了官员替代。

怕是太子殿下很早就已经开始针对胡惟庸集团进行调查,就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将其一网打尽。

太恐怖了。

想通了这些关节的那些文武百官一时间只觉得头皮发麻,脚底板升起一股寒意。

以前只觉得太子温文尔雅,仁厚有加。

现在才知道。

这位太子殿下城府很深,手段亦是极其高明啊。

纵使权倾朝野的胡惟庸,也被这般轻松处理,让所有人都震惊不已。

“陆仲亨何在。”

朱标见大量犯官被带走,又俯身说道。

“罪臣在,罪臣在!”

陆仲亨连连磕头,双眼泪如雨下。

朱标皱眉说道:“当年你擅自乘坐驿车,父亲十分生气,责骂了你一番,你心生不满,居然私底下在与胡惟庸的饮宴当中埋怨父亲。”

陆仲亨磕的额头都出血了,哭嚎道:“罪臣知错,罪臣知错,请殿下看在臣往日功劳上,饶恕臣一次吧。”

他没办法否认和抵赖,人家连胡惟庸跟他的对话交流都一一记录得清清楚楚,再抵赖那就是罪不可诛了,还不如打打感情牌。

“唔”

朱标故作沉吟了一会儿,等陆仲亨胆子快吓破之后,才开口说道:“你确实犯了死罪,但念你早年跟随父亲出生入死,战功赫赫,这件事本宫做主,便不处罚于你了,然需戴罪立功,去北平魏国公帐下,它日若是讨伐故元,立了战功,便功过相抵!我会找父皇求情。”

“谢殿下,谢太子殿下隆恩!”

陆仲亨趴在地上颤抖着,心中感激涕零。

还好太子仁善,若是陛下知道了的话,恐怕他早就已经身首异处了。

朱标再看向下方诸多勋贵道:“尔等与父亲一同打天下,殊为不易。父亲亦是待尔等情同手足,赐予尔等富贵权势,诸多爵位,代代相传,与国同戚。希望的是大家共享富贵,以乐太平。”

说完之后,他环视了一圈,接着话锋一转,语气严肃道:“可若尔等觉得天下太平之后,便可以仗着开国功勋肆意妄为,不尊法度,那却是大错特错了。朝廷自有法制,你们出身于庶黎,如今做了权贵,天下庶黎供养尔等,岂能忘本?有这般权势,则更应该慎言慎行,不可欺民欺君,今日也是我在,而非父亲在。但我亦是望诸位铭记于心,莫违法纪,言尽于此,好自为之!”

“是,殿下!”

“臣等必定铭记于心。”

诸多勋贵连忙躬身行礼,额头冷汗直冒。

如今傻子都看得出来,太子殿下这是在敲打他们啊。

虽然免了陆仲亨之罪,可谁都知道,他有了个把柄捏在太子手里。

以后老老实实还好。

一旦不听话,那么诽谤圣上这个罪,顷刻间就能让人灭族。

所以此刻众多勋贵心中个个一凛,对朱标的手段敬畏不已,对太子殿下亦是再不敢生出不敬之心。

唯有蓝玉,却是心中欢喜。

因为他的姐姐是常遇春的老婆,而姐姐的女儿又嫁给太子为太子妃,虽然太子妃去年病逝了,可留了嫡长子朱雄英。

作为皇长孙,朱雄英深得爷爷朱元璋和父亲朱标喜爱。

而作为朱雄英的亲舅爷爷,与太子有着亲密的姻亲关系,太子手段高明,地位稳固,就意味着蓝玉地位也稳固,自然让他高兴。

“退朝!”

朱标大手一挥,宣布散会。

“咚咚咚!”

锣鼓敲响,王东大喊道:“退朝!”

朱标转身向奉天殿侧殿而去。

侧殿以东的宫道上,太子的马车停在那里。

三人上了马车。

朱标长呼一口气道:“没想到这般顺利,还以为胡惟庸会拼死抵赖呢。”

“证据确凿,容不得抵赖。”

朱云峰笑道:“这就是摆事实、讲依据的好处。在文武百官面前,人证物证俱在,包括他们对话都记录起来,根本没办法抵赖。其余臣子也会看到事实摆在那里,就不会怀疑这是老祖宗在故意构陷,这样太伯爷您就以合理合法合规的手段,雷霆之势般处理了整个胡惟庸党羽,且早就选定了新的官员人选,也不至于让朝廷运转混乱,所有人都只会信服!”

这其实也是占了朱元璋还未成立锦衣卫的好处。

锦衣卫、东厂、西厂、哈药六之类的特务机构纷纷成立之后,文武百官谁都知道他们是用来监视自己。

所以在家中十分谨慎,说话行事都非常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