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128章 找东叔,靠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8章 找东叔,靠谱!(1 / 3)

第128章 找东叔,靠谱!

送走了季赫,朱云峰给老妈打了个电话。

果然。

今年又不回来过年。

本来老爸老妈今年确实是打算回来的。

如今欠的债还了一大半,无债一身轻,也该回来过个好年。

但家里在长沙的一个小工厂年前有个订单一直没完成,而且那位是个老客户。

当年老爸生意失败,把剩余的一点财产全转给老妈,离婚后自己背着债,家里就只有个小工厂苦苦支撑。

如果不是那几个老客户鼎力支持的话,恐怕老朱家早就倒下了。

所以于情于理,都得把这个订单做完。

不过老妈也表示年前老爸会先回长沙,与老妈复婚,年后等那笔订单做完再回来。

为此朱云峰也没说什么,只是转了五百万过去,让老妈买台好点的车。

毕竟朱云峰对外的说辞一直是老爸生意壮大,身家几十亿,所以给了他一大笔钱,让他回来造福乡邻。

如果开的车不好,可能会露馅,甚至背后还会被镇子和村里人议论。

翌日,朱云峰去了大明朝。

腊月二十九日,洪武十三年年末的大明朝此时热热闹闹,皇宫内外一片喜庆。

经过朱标一年多的耕耘,大明首都南京城总算是有了点人气。

从洪武十二年的二十万人,增长到约三十万人。

而且还是百姓!

是的。

之前洪武十二年的二十万人,百姓数量很少,可能也就那么两三万。

其中绝大多数要么是随军军官家属,要么是官员家属、奴仆,真正的普通人屈指可数。

另外十多万人,大部分都是驻扎在城里的士兵,然后就是官员、勋贵等权贵。

为此朱标从洪武十三年初,就先是以开垦皇庄为由,迁徙千余户到了城外,接着下半年又迁徙了一万户。

古代一户丁口大概有五人,光这里就有五万人左右。

而随着皇庄大丰收,朱标在年底降低商税,鼓励商业,又下令招募农户,凡在城外开垦荒地十亩者,免租三年,开垦二十亩者,免租五年。

一时间从者如云,很多外地农户拖家带口,跑到了天子脚下,在南京城外扎根,渐渐形成了一些村落,让京城人口渐多。

要知道如今这个时期,南京城主要的聚集区在后世南至南京中华门,西至秦淮区区政府,东至明故宫景区,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内,基本上就是巴掌大地方。

后世的建邺区、雨台区、江宁区、玄武区、栖霞区基本上就属于荒郊野岭,可以说方圆百里都没什么太多人烟。

很多地方都是军事驻扎区,环绕在南京城附近。

现在人慢慢多起来,城里的商业环境自然也就稍微好了点,为此朱标决定明年对城里的街道规划一下,重新做建设,以适应以后的城市发展。

不得不说,朱标越来越像一个合格的政治家,目光也愈发有远见,已经在为将来首都的建设做考虑。

丁口一多,就有了点年味。

街头巷尾,进城买东西的人多了起来。

有为家里添点衣裳的,有进城买点锄头、耙子等农具的,还有把家里余粮或者抓到的鱼、砍到的柴火拿进城卖的。

皇宫也点起了烟,早上鞭炮声声响动,宫门内外都贴上了桃符。

太子朱标亲自召集今年驻守宫门的皇宫禁卫军,每人都发五枚银元以做嘉奖。

别小看五枚银元,这五枚银元的购买力相当于八两白银。

而明初卫所士兵薪资不高,因为发的是实物,普通士兵每个月的月粮为一石,也就是180斤米,按当时米价一石四至五钱来算,饷银就是这么多。

非卫所士兵,也就是战斗部队薪水高一点,月薪是两石,折合为一两白银,禁军则是最强战力,薪俸在二两白银左右。

所以五枚银币几乎是禁卫军们四个月的薪水了。

并且禁卫军给五枚,驻扎在京城的三十万军队,普通士兵也增俸两枚,军官三至五枚,将领为十枚左右。

光这次增发薪水,朱标就拿出去一百万枚银币。

得知这件事情,老朱气得都哆嗦,从永乐朝回来之后,就念叨着崽卖爷田不心疼。

甚至越想越气,在二十九号早上追着朱标一通臭骂。

“老祖宗就是这样,别搭理他,一辈子都一副小地主阶级思想。还什么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分一毫,他是真不管当兵的死活。”

朱标从乾清宫出来后,就骑上了一台小电驴,跟朱云峰去城外皇庄看看。

现在皇宫不缺电,小电驴有了用武之地。

反而朱云峰的摩托车还得从镇子里搞98的汽油过来,没油了相当麻烦,还不如骑电动车。

此刻朱云峰也骑着电动车,两个人并排在夯土道上开着。

小电驴开着比较简单,朱标十多分钟就学会了,只是技术不太好,这条从皇宫去皇庄的道路被士兵们多次整修,上面的积雪也清扫过,又宽敞又好走。

但朱标还是摇摇晃晃。

为此穿着睡衣的朱云峰只能一边跟他说话,一边时不时还得摁一下刹车,防止朱标摇晃的时候车头不稳撞到他。

朱标也穿着一身睡衣,还是朱棣送给他的,对于朱云峰的话,他非常赞同地说道:“是啊,士兵艰难,万不可苛责,此举也有益于京城商贸发展嘛。”

朱云峰笑了笑道:“说到底老祖宗是觉得本来士兵的薪水就还可以了,一二两银子在明初的购买力还是非常高的,所以艰难的是卫所士兵,不是那些战兵。他觉得你发钱太浪费了点,不过你说得对,现在南京人口全靠士兵撑着,士兵手里的钱多要消费,才能促进商业。”

“嗯,卫所士兵确实十分艰苦,我明年也得加紧推动卫所制度的革新才行,这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就必须要解决,不然那些士兵该怎么生活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