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132章 未来的路很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2章 未来的路很长(2 / 3)

断。”

“那就不去了。”

朱云峰连忙夹住双腿。

在大明,你可以得罪朱元璋,甚至骂他都行,只要你能哄好马皇后,让马皇后死保你,那都是小事。

但要是得罪了马皇后和朱标,谁来都救不了你,耶稣都留不住。

所以朱云峰偶尔在朱元璋面前没大没小,却唯独不敢在马皇后跟朱标面前撒野。

朱棣遗憾地舔舔舌头道:“其实仔细想想,也没什么好玩的。”

朱标深邃的目光看向窗外,轻声说道:“何时大明也有这般光景,何时我大明也能够这般灯红酒绿,百姓安居乐业,世间太平无恙。”

“今年开足马力搞工业吧。”朱云峰顺着他的话题道:“今年我开始就要进火力发电的设备了,大明有煤炭,再把电弧炉搞过来,就直接开始电力炼钢时代,再建造水泥厂,有了钢铁和水泥,才能建造这样的城市。”

“嗯。”

朱标认真地点点头:“我要把金陵建设得像后世的南京城一样,我要亲眼去看一看,如果能够弄到城市规划图就更好了。”

朱云峰笑道:“这个简单,地图到处都有,而且我觉得也没必要照抄,先把现在的城市建设起来,以后再慢慢往外扩张就是了,一步步来,一口吃不成胖子。”

“唉,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样的盛世景象,我就觉得时间紧迫。我虽然才二十多岁,却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在大明看到这样的世界!”

朱标长叹。

“会的。”

朱云峰抿了一口酒,看向下方的夜市道:“哪怕太伯爷您只再多活五十年,五十年的时间,已经够了。我们从一穷二白到如今,也不过三四十年时间,一旦步入正轨,发展速度会很快很快,甚至快到超出您的想象。”

大明现在有了一定基础工业,今年他们的任务就是把大量电力设备运到大明去,开启属于大明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而且由于可以直接运送发电设备,因此完全可以跳过蒸汽机时代,步入更高产的电气化时代。

这对于大明来说,已经少走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弯路,足够一次爆发性增长。

当然。

教育也不能耽搁。

搞第一次工业革命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知识份子。

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只是炼钢,需要的是技术熟练的工人,这个好培养。

但之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就不同了,涉及到大量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

所以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大明也需要尽快同步数理化的进程。

好在朱标已经在做了,在南京设立学校,招收大量识字的秀才通过视频资料学习基础数理化,大明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翌日清晨时分,带着马皇后和朱标做完了检查,朱云峰就再次启程回去。

依旧是早上出发,中午到。

把马皇后送回尚峰山,这次换了季赫开车送朱云峰、朱标和朱棣去高铁站。

他们县的高铁站很奇葩,不是在县里,而是在距离县大概三十分钟路程的另外一个镇。

并且与他们镇南辕北辙,一个在县最北段,一个在县最南端,车程有70多公里,没有高速直达。

这次是坐高铁。

刘东帮他们办了入境手续,有合法护照,他们就有了新加坡华裔的身份。

证件一到,朱云峰迅速安排他们入职云峰公司,开具居住证明和工作证明,然后在当地公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这样他们就能合法合规留在国内。

有护照就能申请银行卡,买高铁票,绑定微信支付宝,除了没入籍以外,生活上跟普通人已经没什么区别。

本来这些手续流程对于一般外国人来说需要一段时间办理。

但云峰公司已经是他们县当地支柱,每年纳税几千万,还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对于他们的要求,地方政府自然是一切从简,迅速办理。

朱云峰已经帮他们绑定了手机,直接在手机上买高铁票,持护照在高铁站的自动售票机取票就行。

季赫把车开进高铁站,朱云峰和朱棣下车从后备箱拿了三个行李箱下来。

朱标则抬起头打量着这座高铁站。

春节客运高峰期早就过去,高铁站也归于平寂,车站外零零散散十多个旅客走入站内,左侧是出站口,挤满了拉客的出租车与黑车司机。

拉客的司机都比旅客多,不过县城小高铁站嘛,倒也正常。

与季赫打了声招呼,朱云峰带着二人进入车站,车站里面人也不多,差不多三四十人的样子,各自坐在站内的椅子上。

朱云峰安排他们找了个边缘椅子坐着,自己去拿他们的护照取票。

不一会儿票取了过来,朱标接过票,好奇地打量四周道:“跟我之前在视频里看到的高铁站差别很大啊。”

朱云峰坐下来,翘着二郎腿笑道:“视频里看的那都是大城市高铁站,人流量大,造得跟机场一样,区别肯定很大。我们县城的高铁站,就一个候车厅。”

“原来如此。”

朱标点点头,看向朱棣道:“这做发展也与人口紧密相连,人口多的地方发展就好,人口少的地方发展就差。”

“是的,像我们县城就节假日人多点,平时来高铁站,有的时候一班车就上去几个人,候车厅都没几个人坐,修得再好再大也没意义。”

“就是这地方太偏了,周围都是荒郊野岭,外面除了几个饭店什么都没有。”

“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因为这个镇就是我们县的打印机之乡,是原来我们县的支柱产业,gdp第一镇,所以放在了这里。”

朱云峰撇撇嘴。

现在他们县的第一镇已经变成蓝沙镇了,但以前是这边,结果为了支持这边的发展,高铁站修到了离县城那么远的地方,让县城百姓怨声载道。

“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