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142章 于烟火中绽放鲜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2章 于烟火中绽放鲜血(2 / 3)

,金山外围只是一层层夯土墙,跟农村院墙差不多,防御力很薄弱。

他目光忧愁地看着大批骑兵向南而去,消失在了雪地里。

乃刺吾若是败了。

金山可守不住明军的进攻啊。

傍晚时分。

夕阳西下。

今天难得是个暖阳天。

金色的阳光洒落在雪地上,波光粼粼,宛如黄金般璀璨。

明军已经至辽河,离金山不足四十里。

如果是以前,徐达肯定下令,今晚急行军,直袭金山。

但此时不是夏天。

冬天东北的晚上风雪大,温度低,照明虽然没问题——有手电筒。

可晚上北风狂吹,将士们得顶着大风前进,实在没有必要,还不如以逸待劳,设下圈套等蒙古人来钻。

明军将士依旧如往常一样开始在河边宿营,他们甚至都没有砍伐树木建造栅栏,而是干脆就在野外竖立帐篷,俨然一副只是想睡一晚,明天继续出发的状况。天色渐渐暗了,夕阳在下午申时末就消失不见,在酉时初,也就是下午五点左右的时候,天色就开始变暗,明军营地也慢慢陷入沉寂。

离明军约五六里外,乃刺吾的大军已经抵达,他亲自率领一队斥候骑兵,摸到了距离明军营寨约一里的一片林中。

他看到明军营寨内连篝火都少得可怜,显然是担心晚上篝火过多,引起蒙古人察觉。

见此乃刺吾悄然退回去,回到自己的部队中。

数万蒙古骑兵下马休息了一阵,人和马都在跺脚,嘴里哈出白气,旷野上静悄悄的,他们说话以及马匹的嘶鸣声,被更加呼啸的狂风给掩盖。

晚上的风越来越大,刮得人脸上生疼。

今夜月光很稀薄,能见度太低了,乃刺吾下令点燃火把,一来照明,准备夜袭。二来也是取暖用。

反正这里距离明军的位置还很远,他不信明军还会派人来侦察。

更何况他在周围也布置了岗哨,如果发现有人骑马,也会第一时间冲上去将人拦截抓住。

只是乃刺吾不知道的是,距离他们三里之外,一台超远距离的热成像仪正在静悄悄地观察着这支数量庞大的蒙古骑兵。

请...您....收藏6191书1吧六\\\九\\\书\\\吧!

风太大了,无人机不能起飞。

但热成像仪、望远镜、夜视仪管够,不够某宝上都有网购,甚至别说这些,就连四倍镜、八倍镜这种东西,网上也能买到乃至订做。

而且以我国的制造业能力,精密程度只高不低。

反倒是明军用的一战时期老古董步枪,以及明清时期的大炮,配上这种高精度的步枪镜与炮镜,属实邢道荣骑赤兔。

徐达站在那,身边李文忠和傅友德也远眺着东北方向。

他们距离蒙古人实在是太远了,以至于在热成像仪当中显示的画面,都是无数密密麻麻的小红点,汇聚成一片硕大的红色海洋。

而在他们身后,成群结队的明军手持着步枪,一个个人头攒动,漠然地望向远处蒙古人的方向。

戌时亥时初,见时间差不多了,乃刺吾紧了紧身上的羊皮袄,扭过头对传令士兵说道:“吩咐下去,随我出发,莫发出太大声音。”

“是。”

传令兵连忙把消息传给各千夫长、百夫长。

随着命令下达之后,在风雪中冻了好将近两个时辰的蒙古人终于开始行动了。

连绵不绝的旷野上,大队蒙古骑兵徐徐前行,摸黑向着明军方向进发。

待到距离差不多还有一里多地的时候,乃刺吾赫然喊道:“吹号角,儿郎们,随我杀明狗!”

“呜呜呜呜呜!”

“杀!”

苍凉的号角声音响彻天际。

霎时间地动山摇。

数万骑兵,哪怕是轻骑兵一起冲锋,亦是天崩地裂一般恐怖。

然而此刻。

周边雪地,那几米、十几米高的丘陵小山坡上,一个个脑袋冒出来,枪口瞄准了蒙古人的方向。

徐达旁边一名亲卫,脚边放着几盒烟,手里还拿着一个防风打火机。

朱云峰尝试过在网上买信号枪。

但买不到。

或者说即便有,也跟炮差不多,还不如买几盒炮当信号弹。

“点。”

徐达看着热成像仪当中蒙古人已经进入了埋伏圈,平静地说道。

亲卫马上用打火机点燃了礼引线。

随着引线迅速燃烧,紧接着就听到无数声“咻咻咻咻咻!”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刹那间。

天空炸开绚烂的烟火,犹如鲜般绽放。

数万蒙古骑兵,铺天盖地地在旷野上,冲锋的势头依旧不变,却呆呆地看向天空。

谁也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会忽然出现汉人的烟,还是在这个严肃的战场上。

明明离过年不是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吗?

怎么

“砰!”

紧接着枪声大作,冲在最前头的一排骑兵顷刻间倒下,顿时蒙古人已经是一片人仰马翻。

头上烟依旧在绚烂绽放,炸裂开的火偶尔照耀着大地,将雪白色的地面染成金黄色或者橘红色。

但大地上却是被鲜血浸染,成群结队的蒙古骑兵开始翻倒在地。

还未靠近明军营寨,便成片成片地死亡,一时间哀嚎、惨叫以及马匹的嘶鸣不绝于耳。

这是一面倒的屠杀。

热兵器呈现出了对冷兵器时代的碾压。

特别是拉栓式步枪有极强的穿透性,一颗子弹射出去,往往能夺走一两个人的性命。

仅仅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两万神机营士兵射出数万发子弹,上万蒙古人与大量的马匹被射杀,旷野上回荡着凄厉的哭嚎。

许多蒙古人见势不妙,慌忙开始撤退,恐惧迅速在军中蔓延。

徐达漠然地看着这一切,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