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时期。
而杀死大明使者的,便是南朝的摄政亲王,怀良亲王。
大明这次出兵,正是以此次借口问罪日本。
银色的铁甲舰缓缓驶向了萨摩岸边,由于没有港口码头,他们停在了海岸线上避免触礁。
高大宽厚的铁甲船体惊呆了海边的日本渔民。
他们先是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紧接着慌不择路,纷纷扔下手中的渔网一类工具,一边嘴里喊叫着什么,一边手舞足蹈地向着内陆方向跑去。
见此在主舰上的吴忠撇撇嘴,对身边的廖权说道:“日本国的人怎么这般矮小,穿的衣服也破破烂烂。”
廖权笑道:“像群猴子。”
“就这些人也敢杀上国天使,看来也是陛下仁慈,前些年没有出兵,否则早就屠戮光了。”
“其实陛下也是没办法,前些年大明初建,国贫民弱,又有北元为患,不得已只能忍气吞声,如今兵强马壮,自然也该”
“话说回来,这些东西都是从哪来的,朝野传闻,这都是吴王殿下与楚国公所造,还有那摩托车、三轮车”
吴忠好奇说道:“你之前从陛下征讨过元帝、云南以及辽东,这其中隐情,你是否知道一二?”
“嘘。”
廖权吓了一跳,连忙左右张望,怕周边士兵藏有锦衣卫暗卫偷听,见四周甲板上的士兵离得远,才低声说道:“不要说这事,你八要命了?”
“啊?”
吴忠也被他吓了一跳,忙低声问道:“这事干系很大吗?”
“那是碰都不能碰的事,千万不要乱讲。”
廖权小声道:“之前大将军也曾经问过陛下这件事,你知道陛下怎么说的吗?”
“怎么说的?”“陛下说此为大明最高机密,有刨根问底者,斩!”
“这”
吴忠睁大了眼睛。
他之前担任羽林卫指挥副使,羽林卫驻地在皇宫城北外,并不进入宫中,他也没有跟随朱元璋征讨地方,对这些事情还真不知道。
事实上对于大明现在的变化很多人看在眼里。
底层百姓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以为这是在陛下和太子的英明领导下,大明开始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那些权贵却明白,那些新冒出来,划时代的产物,绝不是大明所能制造。
不然的话,他们以前怎么没见过或者听说过?
那么从哪里来的呢?
联想到忽然冒出来的吴王殿下以及楚国公,正是他们出现之后才有了这样的变化,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很多人猜测,这吴王殿下和楚国公,必然是世外高人,或者是有什么神仙手段,不然陛下和太子也不会这么维护他们。
而且他们也不会觉得二人是海外归来,从海外带来了先进的科技。
因为如今可不是秦朝,徐福一顿忽悠,就能骗到秦始皇相亲海外有什么长生不老药。
到了大明时期,大明人对世界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洪武二十二年的世界地图《大明混一图便证明了这一点。
南方沿海地区从宋朝开始就与世界各国做贸易,海运更是一度达到非洲,所以世界怎么样,大明底层百姓可能不知道,但权贵必然清楚。
至于具体是什么神仙手段,他们就无法想象了。
毕竟在他们的认知范围内,对未来、穿越这种事情,完全没有任何概念。
相比之下,反而毛骧蒋瓛等近卫知道的真相更多一点,但却守口如瓶,曾有侍卫喝醉了与几个朋友说起这事,朋友又与朋友说。
结果有十七人知道这事,被老朱全部下旨赐死。
但实际上那侍卫仅仅只是说了他曾经去乾清宫外广场上搬运东西,那些东西是凭空从地宫里出来的。
所以毛骧蒋瓛等人自此噤若寒蝉,不敢再胡乱喝酒误事,连睡觉都担惊受怕,不敢与家人同睡,怕说梦话说漏了嘴,以至于满门抄斩。
二人正说话间,远处忽然来了一队人马。
为首的穿着古怪的铠甲,头发中间剃掉,两鬓与后方的头发扎起来,在头上挽成月牙。
这就是从镰仓时代开始流行的月代头,而且萨摩也是月代头的发源地。
那人大概五十来岁,并非骑着马匹,而是由两个人抬着坐轿子过来,那轿子就中间就一把椅子,两侧绑着竹竿,一摇一晃。
这是竹轿,至于日本传统的贵族出行工具架笼则流行于江户时代,眼下倒没出现。
队伍大概数百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岸边,打量着远处船只。
由于怕靠岸触礁,因此船只离得比较远,岸上的人也看不清楚,只看到黑乎乎的船队,在海上看不出大小,具体模样也不知道。
双方就这么对峙了一会儿。
吴良放下望远镜,诧异道:“我还以为他们要派人过来呢。”
他在望远镜看到对方悠闲地坐在那,完全没有派人过来的意思,显然是在坐等明军这边自己主动上岸。
“倭人真是无礼,见了上国使者就这般态度,欺我大明无人啊。”
廖权不满道:“来人。”
“将领。”
“下小船,随我过去。”
“是。”
部下立即下令放小船。
很快一艘七八米长的木船被放了下去,十多个人卫士背着枪,跟着廖权上船。
吴良也没有阻止。
他们手里有枪,还不需要担心到害怕几百个倭寇的地步。
很快小船划向岸边,到了近前距离对方大概十多米,廖权站在船头喝道:“那倭人,听得懂话吗?”
“他们是明人?”
“坏了,莫不是明人来征讨我们了?”
“不用怕,当年元人多厉害,还不是被我们击退了?”
为首的几个武士顿时叽里呱啦地说起来。
汉语在日本并不流行,因为那是属于顶级层贵族才会的语言。
民间百姓以及普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