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十六章 攻取长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 攻取长沙(1 / 3)

公元1643年,大明崇祯十六年九月,此时大明正处于风雨飘摇。

去年四月二十二日,清军攻破杏山城。

自此随着二月十八日松山城沦陷,三月八日锦州沦陷城之后,松锦大战落下帷幕,清军取得了完全胜利。

明军关外精锐损失殆尽,只剩下吴三桂带着三万残兵退守山海关。

而在今年八月,孙传庭率领十万大军出潼关,迎战河南的李自成,将李自成打得大败,把他逼至襄阳。

眼看明军就要合围襄阳消灭李自成的时候,却天不遂人愿。

恰逢河南暴雨,道路泥泞,粮草有些难以维系。

见此良机,李自成立即派刘宗敏带一万骑兵截断官兵粮道。

孙传庭见粮道供应不上,只能回师打通粮道。

结果在撤退的过错当中出现混乱,让李自成抓住机会突袭,造成汝州之战的大败。

同年八月,张献忠被左良玉逼得退出武昌,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湖南,并且迅速攻占了湖南全境。

这个时候正是九月,张献忠攻下湖南之后,就继续南下攻打永州、常德、衡州等地。

目前正率领主力进军江西萍乡,与明军在袁州交战。

可以说眼下的大明王朝已经内忧外患。

清军在山海关外虎视眈眈。

内部流寇肆掠,天灾人祸不断,土地兼并严重,贪官污吏横行,大大小小的起义势力不断涌现。

崇祯皇帝朱由检虽然勤勉,日理万机,然而他并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

甚至可以说能力很差。

以至于在他的统治下,江山愈发动荡飘摇,已经在崩溃边缘。

便在这种情况下,长沙吉王府破败的宅邸内,有人陆陆续续从那破烂不堪的库房当中走出来。

长沙城已经十分凋零。

张献忠虽然没有屠光整个长沙,然而还是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城中百姓有能力的早已经跑了,剩下跑不掉的就只能躲在家中,还有流寇四处搜寻房屋,寻找可用的东西。

吉王府虽然被焚烧得差不多,但还是留有不少珍贵的木料,不少百姓就进王府碰碰运气。

只是他们在外围还好,若是在里面的话,有些已经失踪好几天了。

朱元璋抬起头看向天空。

秋九月,湖南的天气却并寒冷,反而十分炎热,烈阳当空,宛若盛夏时节一样,照得人身上都冒着暑气。

在他的旁边,毛骧等人用帐篷搭了个临时指挥所。

小朱棣、朱云峰、季赫以及李文忠、傅友德、冯胜、汤和等人正围着桌子看地图。

这次老朱先把他们四个带过来。

徐达目前还在路上,老朱吩咐过朱标,如果徐达回来,就让朱标给徐达解释一下情况,然后送徐达来明末。

地图是从现代搞来的崇祯十六年九月的态势图,网上下载,直接用打印机打印出来就行。

眼下他们已经把明末的局势简单地给李文忠等人说了一下。

接着朱云峰拿着铅笔,在东北的锦州画了一个圈道:“现在的情况是清军已经打到了山海关外,吴三桂据守山海关,而在下方。”

他说着又在襄阳以及北面的南阳盆地画了个圈道:“九月十四日,孙传庭和李自成的主力在郏县激战,李自成大败跑到了襄阳,目前李自成的主力就在这一带。”

“根据刚才我们捉到的流民问话,现在已经是九月十八日,也就意味着此时汝州一带正在下暴雨,明军粮草供应不上,李自成会派刘宗敏抄明军粮道。”

朱云峰指了指汝州的位置道:“九月二十二日,明军于汝州被打得大败,这是大明最后一次机会,此战后没多久孙传庭战死于潼关,之后李自成再无阻力,一路长驱直入,相继占领陕西、山西,最后攻破北京!”

“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在九月二十二日之前驰援孙传庭?”

李文忠等人没说话,季赫先开口问道。

“是的。”

朱云峰点点头道:“但还有个问题。”

他又在湖南画了个圈道:“现在湖南被张献忠占领,他虽然人还在南面攻打江西,可一旦听说长沙出现了另外一支军队,必然回防,我们必须攻下长沙。”

“为啥?”

季赫纳闷道:“直接杀出城,往北一路干到襄阳去啊。”

“一是四天时间肯定不够到襄阳,二是石碑啊!”

朱云峰白了他一眼:“石碑我们是带着走,还是留在这儿?带着走,位置怎么办,被破坏了怎么办?我们以后就回不去了,所以长沙一定得控制在我们手里。”

这是根本问题。

说到底这是平行世界大明末,老朱的根基在洪武朝,朱云峰他们的根基在后世现代,不可能为了救大明而放弃回家的路。

所以石碑必须要保住。

而且石碑和位置缺一不可,空间通道花了大量能源,用的是工业电,每天数以几十万度的电输入,耗费超过数千万度电,花了好几个月才打通。

改变了位置,就意味着空间通道的坐标改变,如果找不到原位的话,就得耗费能源。

几个月时间倒不算什么,关键明末上哪找能源去?

这个时候牛顿倒是出生了,现在刚满八个月,可特斯拉还得二百多年后才出生呢,光有八个月大的牛顿有什么用?

所以他们其实面临一个两难问题。

立即北上驰援孙传庭来不及,还得攻下长沙,保住吉王府,不然的话就是空谈。

“派人想办法告诉孙传庭吧,让他别撤退,或者要撤退一起撤退,别让陈永福断后。哪怕他自己断后都行。”

小朱棣提出了建议。

李文忠等人因为对后世了解程度不够,对大明也只是个初步了解,因而暂时没有贸然发表意见。

朱云峰微微点头道:“只有这个办法了,诸葛亮一生打仗都是自己断后。孙传庭也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