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漕运先是支运法,后来是兑运法,现在改成长运法。
长运法最简单,各地百姓都不用去卫所送粮了,收割了之后就地放在田地里,专门负责漕运的漕军士兵直接去找百姓们收粮就可以。」
「可是其中又能上下其手,淋尖踢斛,折损漂没,又是一大批额外收入,上下分润。」
在座的都是干练能臣,对于地方上的陋习,都很清楚。
李贽开口道:「我朝天顺年间,朝廷规定漕船可以顺带一些地方土特产到京城或者在沿河地区贩卖,『附载土宜,免徵税钞』。
免税量以重量来核算,弘治年间免税货物为每艘船十石重的,正德年间涨到三十石。臣以为,这也是一大利益关节所在。」
朱翊钧扫了一眼李贽,又看了看其他人,赞许地点点头。
自己的班底都是能拿得出手的,要是在座的都是那些只会嘴炮的清贵名士们,自己非得愁死不可。
「没错,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啊!这庞大利益纠葛,想改是改不了的。但是本殿为何还是想一力推行海运?
诸位先生能体谅到我的苦心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