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长兄,老夫久在东南和西北,入京不久,朝堂局势不是很清楚,要向你多请教。」
胡宗宪和徐渭相熟,说起来,胡宗宪对徐渭还有知遇之恩,没有胡宗宪的徵辟和举荐,可能不会有今日的兵部侍郎徐渭。
算起来,胡宗宪是徐渭的恩主,徐渭是他的故吏。
所以徐渭听到胡宗宪的话,连忙恭敬地答道:「汝贞公何出此言,没有汝贞公,就没有徐文长的今日,但有什麽话,请汝贞只管问,文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胡宗宪轻声问道:「高新郑回朝了,他身负天下孚望丶裕王府九年侍讲圣眷,不可小视。上次山西大案,我们把他为首的晋党,连根都刨了,他肯定嫉恨在心。
以后这朝堂局势,如何应对,胡某不甚明白。胡某善谋军国,不善谋庙堂啊。」
徐渭连忙安慰道:「汝贞公放心,太子殿下早就有了万全之策。内阁有少湖公,还有石麓先生丶叔大先生。
高新郑这次出掌户部,却没有入阁,就是殿下和少湖公达成了默契,暂时压一压他。」
胡宗宪捋着胡须说道:「高新郑此人,还是很有本事的,压是压不住的,早晚他还是要入阁的。」
徐渭笑道:「高新郑先把户部的事情搞明白再说。入阁,再说入阁的事。」
胡宗宪缓缓点头,心里有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