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朕就是万历帝> 第639章 虽僻远之何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9章 虽僻远之何伤(2 / 3)

,也是浑浑噩噩,与国与民无益。

供销社,还有工商实业会陆续进入辰州府,这种读书人可招录进去做个帐房或记室。百姓中读书人不多,工商大兴,又急需能识字算数的人,不要浪费了。」

「遵命!」

又问了辰溪县其它的政事。

田赋没有一年是能缴足的。此地多山寨苗民,结寨自保,外人少有踏入,官府没人敢到山寨去收粮食。

只能在县城附近徵收,那里多是世家地主,以及军户转过来的民户,一言不合就要开打的。

怎麽收?

「督宪,此地苗汉杂居,民风彪悍,偏偏官吏缺员,又招不齐衙役快班。县衙毫无威严。年年征粮不足,次次磨勘为下。

此前辰溪县有知县和县丞,吃了两三次磨勘劣下后,前途无望,乾脆挂印离去,此后辰溪县就十几年没有知县了。

下官这个县丞是赶鸭子上架,原本还一腔抱负,当了一两年后也无欲无求了。」

全慎勇在旁边补充道:「辰州府七县加镇溪所,没有一县能足额徵粮。国朝地方吏治,以征粮为第一要务。

田赋不足,前途免说。加上这里原本是偏远松疲之地,出了名的简缺。

在辰州府任职的官吏,或是无资历背景的老实本分人,被随意打发到这里。或是得罪了上司,被故意挪到这里贬斥刁难。

于是多半浑浑噩噩混日子。」

王一鹗默然一会,深有感触地说道:「本督离京辞陛时,皇上说道,地方吏治,首在各县知县。

知县为大明第一亲民官,是一县之长,承上启下,理政亲民。中枢三司制定再多再好的政策,知县没有用心执行,老百姓还是得不到一点恩惠。

今日一见,本督终于明白石汀公交流改土归流经验时,切切交代。改土容易,归流不易。不易在于流官选任。选任不慎,全盘皆失。

果然说得没错。

千辛万苦把土司一并废除,改为流官。可是选用的知县丶县丞等一县主佐官不得力,造成民怨沸腾。不仅无法争取到民心,还会激起民变。」

王一鹗嘴里说着,心里感慨更深。

辞陛离京前,皇上召自己进西苑,详谈了七八次,次次都提到地方吏治在于知县丶县丞一级官吏的选用和管理。

自己八百里加急上禀李珊等湖南世家首脑,暗地里串联,意欲罢考以破坏湖南第一次乡试。

皇上八百里加急寄回的廷寄,御批言辞间,对破坏乡试十分愤怒,要自己严惩李珊等人不殆。

批语中皇上也点出了他的愤怒根源。

湖广改土归流工作步入正规,辰州丶永顺两府最是需要合格官吏的时候。

原本趁着湖南乡试,录取一批乙丙科举人。他们都是湖南本地人,熟悉当地情况,稍加培训就能上手,充实到辰州丶永顺两府,一边历练一边选拔。

李珊等人居然组织罢考,要破坏乡试,他们不是撞刀尖上吗?

现在看了辰州府各县县衙如此稀烂的情况,更不敢想像改土归流新成立的永顺府各县会是怎麽样。

一群浑浑噩噩摆烂的官吏管着从诸多土司那里接管过来的苗民百姓,天知道会出多少乱子?

到时候民心没有争取到,还激起民变,震惊天下。

那改土归流就成了笑话,自己也成了笑话。

终于领悟到皇上的一番苦心了。

难怪凌云翼一到任湖南巡抚,一边接手李珊等人的案子,一边立即接管岳麓书院,把它改为学习班。

亲自主持本次乡试,以京师调来的吏部丶鸿胪寺以及政宣局官员为「协助阅卷官」,足额录取甲乙丙三科,然后把乙科三百六十七名,丙科四百七十九名举人全部塞进去。

协助阅卷官摇身一变成为教师,加紧培训。

想必也是得了皇上的切切叮嘱。

还是皇上站得高,看得远啊。

打发徐耕田离开后,姚丙周和任博安联袂参见。

「督宪,黔阳县发来信鸽,杨兆龙上船了,明日可至。」

「那好,全知府。」

「卑职在。」

「你和吴长史一起跟他谈。本官和汤都使不出面,我们先去麻阳看看,那里是通往铜仁和思南府的要道。」

「遵命。」全慎勇马上答道,「督宪,下官如何跟杨兆龙谈?」

「先扯皮!扯个五六天,等本督和汤都使从麻阳回来再说。播州三千狼兵,只能还一千回去。」

汤克宽在一旁说道:「都司政宣局动员了三四个月,才凑足一千人。

这些官兵都是长眼睛的。杨氏拿他们的性命换朝廷的犒赏。以前拼死拼活,流血舍命,只能得些残羹剩汤,好处全进了杨应龙的囊中。

现在犒赏直接发到官兵手里,一切待遇等同镇卫军。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除了杨氏的心腹和死忠,是人都会选。」

王一鹗等汤克宽说完,继续说道:「这一千狼兵换那两千狼兵的家眷。杨应龙要是舍不得,那就一个都不要拿回去。」

吴承恩说道:「督宪放心,杨氏野心勃勃,这三千狼兵是他们的精锐,又都是百战老兵,杨氏舍不得。能还回一千,虽然十分气愤,但总比一个都没有要强。

拉扯一番后,他们肯定愿意换。」

王一鹗冷笑道:「本督就是要跟拉扯一番。等到扯完皮,估计得两三个月了,天寒地冻,什麽事情等万历二年开春再说。我们就有充裕的时间准备。

姚丙周,你那边的计划进行得如何?」

「回督宪的话,一月内必见分晓。」

「几成把握?」

「回督宪的话,六成把握,但卑职一定全力促成此事,让督宪的妙计得以实现。」

「妙不妙计的,看最后的效果再说。

杨氏辖下有多少人口,他们一直不肯说。

你们镇抚司刺探的情报,去年杨氏存有粮食六百万石,马五百馀匹,牛二千馀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