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都市言情>朕就是万历帝> 第十章 朕的子女不能是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 朕的子女不能是猪(2 / 3)

去了。

背出三六二十的皇长子,终于意识到刚才背的全是错的,低着头不敢出声;皇二子背抄着手,仰着头,大声念道:四六二十五,正准备往下背五六三十二时,被大姐狠狠一瞪,脖子一缩,马上不吱声。

大姐大继续盯了皇三女、皇四女了一眼,把这两个跟着瞎背乱念的家伙吓得闭住了嘴。

皇三子继续滥竽充数,猛地发现,周围没声音了,只剩下他就像掐住喉咙的蛤蟆,嘴巴一张一合,只出气不出声。

皇五女高兴地拍着手,指着皇三子奶声奶气地说道:“蛤蟆,哈哈。”

朱翊钧哈哈大笑,七位后妃也忍不住莞尔一笑。

笑声中,朱翊钧环视了两圈自己的八位子女,神情慢慢地变得肃正。

“在遥远的某国,实行快乐教育。孩子一定要快乐成长,童年能不能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不管,只要开心就好。

朕叫你们从两三岁时就开始识字,背乘法口诀,背不好的人要挨批评。与快乐教育一比,残酷无情,是对幼小的你们进行摧残。

只不过要是有人敢在朕面前提什么快乐教育,朕一定大嘴巴抽他。

人生下来就不公平!”

七位不到五岁大的皇子皇女,静静地听着朱翊钧的话。

“有的生在贫瘠人家,终身饥寒交迫;有的生于大富大贵,一辈子衣食无忧。

生在什么人家,天注定,由不得你。但是怎么过完这辈子,决定权在你手里。

朕可以向皇爷爷学习,玄修敬天,或者吃斋礼佛;可以沉溺酒色,胡天胡地;可以得过且过,做个大明的裱糊匠。

不管如何,匆匆数十年,也是一辈子。

但朕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路。

如何艰难,等你们长大后会慢慢知道的。但是朕要告诉你们,不管你选择哪一条,首先要坦然接受后果;其次是你要有足够的能力,在你选择的那条路上走下去。”

朱翊钧神情越发地肃正,他的目光在自己每一位子女的脸上停留几秒钟,一一扫过。

“朕的意思很简单,你们以后可以成为画家、诗人、探险家、足球健将、马球高手、善射手、工程师、发明家

你们可以参军,征战沙场,成为将军;可以成为航海家,纵横四海;可以成为冒险家,探索世界每一个未知的角落

你们从生下来就衣食无忧,终身可以享受锦衣玉食,你们可以放手去追求你们的爱好。朕,身为你们的父亲,不会强求,也不会阻止。

朕,对于你们只有一个要求,身为大明的皇子公主,你们可以愚笨平庸,但是不能躺平摆烂。”

朱翊钧一字一顿地说道:“我朱翊钧的子女,可以是龙,可以是凤,可以是虎,可以是狼,可以是鹿,但绝不能是猪!”

皇长女领着弟弟妹妹,叉手作揖:“儿臣记住了。”

朱翊钧把皇五女交给尚宫,恭妃许氏带着其他后妃,上前领着几位皇子皇女下去歇息,喝热牛奶,吃糕点。

皇后薛宝琴和贵妃宋琉璃继续留在朱翊钧左右。

薛宝琴拿了一块苹果,塞进嘴巴里,“皇上,哥儿姐儿们都大了,到了该取名字的时候了。”

朱翊钧点了点头答道:“嗯,按照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哥儿们应该是常字辈。五行也应该轮到水字旁,该用三点水。

等朕好好想一想,按照顺序给他们四兄弟取个好名字。”

“那姐儿们呢?”

朱翊钧想了想,“皇女怎么取名字,倒也没有什么规矩。不过对于朕来说,皇女也是血脉,也是出身天潢甲胄,不能有姓无名。

嗯,朕想了想,就以轩为辈分,再取女字旁的名。你们也帮着好好想一想,大家一起给哥儿姐儿们都取个好名字。”

薛宝琴和宋琉璃的目光在空中交织一下,轻轻一笑,又迅速低下头。

“皇上英明,那我们就按皇上说的,先由哥儿姐儿们的亲母取一个名字,呈请御览圣定。皇上,你看这样可好?”

“好。哥儿姐儿们虽说都是朕的血脉,可都是你们十月怀胎,生死之间拼命生下来的,你们应该有这个权利。”

陈矩轻手轻脚走到旁边,肃立不语。

朱翊钧说完后转头看向他,“有事?”

“岭南急报,有外国使节,内阁和鸿胪寺上了题本请旨。”

“哪国使者?”

“奥斯曼和波斯两国。”

“好,你去把张相、右丞魏学曾、鸿胪寺卿吴兑请到紫光阁来,朕稍后就到。”

“遵旨。”

朱翊钧又交代了几句,看时间差不多,起身说道:“哥儿姐儿们的养育,还要辛苦你们两位了。”

“皇上,这是臣妾的本分之事。”

薛宝琴和宋琉璃恭声说道。

“那好,朕先走了。”

“臣妾恭送皇上。”

朱翊钧转出了琼华岛,双手笼在袖子里,走在玉河桥上。

猛地站定,转头看向不远处的琼华岛。

晴空如凝、细风习习,碧波荡漾、绿树掩映,朱墙黄瓦,隐约在碧绿之间。

“祁言啊,现在朕终于明白了,天家无私事。朕的宏图伟业不能中道崩殂,现在的关键在于选好接班人。”

祁言低着头,屏住呼吸,不敢出声。

朱翊钧继续幽幽地说道:“幸好朕做好了万全准备,现在有时间,也有精力慢慢挑选和培养接班人。

宏伟大业,不是朕这一代人能完成的,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薪火相传。重中之重啊!”

朱翊钧叹息了两句,笼着袖子继续向前走,很快就来到了紫光阁。

他先看完炎州、广东急报,又看完了内阁和鸿胪寺的题本,若有所思。

过了二十分钟,内阁总理张居正领着内阁右丞魏学曾、鸿胪寺正卿吴兑进到阁里。

三人叉手作揖后,朱翊钧客气地说道:“三位先生请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