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水浒:吕布坐梁山> 第938章 建武元年(二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38章 建武元年(二合一)(1 / 3)

走动的身影踏步走上青石砖路,清冷的月色下,道路两旁的石灯,宦官手中的气死风灯散发着昏黄的光。

吕布抬头呼出一口气,余呈、卫鹤两人带着侍卫跟在身后,这胖子有些不可思议的向方才御书房的方向看看。

“真没想到那耶律余睹是皇亲国戚,这等人都叛了,说明这辽国当真是气数已尽。”

“这还用你说?”余呈在后方嘿嘿笑着,一手扛着凤头斧,一手压着剑柄:“所以说陛下乃是真命天子。”

“少拍马屁。”吕布在前微微侧过脸看着他俩:“哪有什么真命天子,只不过是这些人自己不争气罢了。”

转过头走了几步,抬头看看被阴云遮住的半截月亮,突兀的开口:“其实做骠骑大将军才是朕想的,只可惜……”

视野下移,高大的身影继续前行:“没人能给朕想要的。”

卫鹤凑近余呈,小声说着:“陛下在辽东也做过不是?”

余呈看眼前方,也低头过去贴耳道:“我哪知道去。”

“你两个……”吕布回头瞪这两人一眼:“别以为朕耳朵聋了。”

卫鹤、余呈见状连忙舔着脸笑:“哪里,陛下耳聪目明,我等知之甚深。”

吕布一时间哭笑不得,再瞪他两人一眼,随后回头默默走路。

前方后宫的灯火依然通明,两个武卫军统领将皇帝送入进去,自觉在外同侍卫站好。

走入的身影推开大门,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随同入耳的,还有两个三岁大小孩子的叫声与吕雯这个做姐姐的笑声与说话声,四个女人则是在玩双陆棋与投壶,听见响动的时候转头看了他一眼,随即叫三个孩子去净手,准备用晚膳。

带着一身凉气的男人关上门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切。

事实上,这也是最近每日都会经历的事情,相比于传统的宫庭生活,他还是更喜欢热闹一些,是以年关过后也一直与几女一起用膳了。

仔细想想,从来到这后世的宋辽,几年时间里不是求存就是在打仗,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硬生生从人手里抢出一块地盘,打死打生数载方才有了这无论是当年还是现在都能算上贫瘠的土地。

同样的,为了这块土地他也在绞尽脑汁的去治理,只是纵然是学了很多,依然是感觉有些不够用,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一般……

“郎君在想什么?过来用晚膳了。”

邬箐的声音入耳让吕布的眉头动了一下,“就来!”脱下大氅将之扔给一旁的侍女,看着三个小的跌跌撞撞的跑过来,忍不住想起年关时马灵的话语,低头看看满是老茧的手心,用力握了一下。

“某还是喜欢握画戟多过握笔,治国治民……让下一代来吧。”

那边的女人看他没过来,看着手发呆,忍不住叫了一声。

“郎君说什么呢?”

“怎地在看手?可是天冷生了冻疮?”

“没甚。”吕布抬起头摇摇手,随后大步走过来,摸摸儿子、女儿的脑袋,一屁股坐下,哈哈一笑:“用膳、用膳,饿死朕了。”

宿金娘古怪看他一眼:“陛下怪怪的,可是朝中发生了什么?刚过年关不会来太多事情吧?”

“没有没有。”嘴硬的男人摇摇头,不欲多说,只是听着她的话语想了一想:“你说的倒是提醒朕了,这过了年关,也该换个年号了。”

“陛下欲用何年号?”扈三娘有些好奇的看着他。

耶律答里孛忍不住开口:“用新年号哪里这般简单,总要朝臣商议才是。”

“今次不用了。”

吕布伸筷子夹了块鱼肉给孩子,头也没抬的道:“适才朕已经决定用何年号为好。”

那边坐着的天寿翻个白眼,戳了戳自己面前碗里的羊肉:“陛下总是堵我。”

别人没说什么,邬箐突然噗嗤一笑,接着板正面孔,其余几人看看她,这女人没忍住又咯咯的乐起来,另外三女反应过来,答里孛脸上更红,直起身子:“我是说陛下总拿话堵我。”

“好了好了,我们都知道你的意思是话。”

宿金娘拍拍她,坏笑着看她脸上火烧一般,连忙望向看戏的男人:“郎君还没说是何年号呢。”

吕布夹着羊肉的筷子在空中停了一下,“建武!”两字出口,随即送肉入口。

“陛下……”

耶律答里孛叫了一声,被吕布斜眼一看,又改口道:“郎君是要南征?”

“也非是马上。”吕布摇摇头,陡然想起一事,看着她微微眯下眼睛:“对了,有个叫耶律余睹的将领带部向朕投降了。”

天寿的眼睛陡然睁大。

“朕已经让其在城中住下,你若是想去,可以明日去看看。”

“多谢郎君,正好有些事情想要问问他。”

契丹女孩压下心中的情绪,低头扒一口饭,没看着看她的男人眼中带着的怜悯神色。

未几,朝廷下诏,改天顺年为建武年,是年乃称建武元年。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临潢府中的汉人百姓头一次感受到了城内汉人皇帝的好处。

虽说朝廷一没派人送钱与他们,二没对汉籍人士特别关照,然而城内往昔耀武扬威的契丹人、奚人都老实了许多,甚至有军中契丹人留发后,在外说话做事更是多了些许谨慎与礼貌,让不少被欺压的汉人扬眉吐气之余,多少还有些不习惯。

耶律余睹的到来在这上京城并未造成太大的震动,只有前辽的上京留守耶律挞不野为首的几人上门拜访过,只是这些人很快也就出来,似乎也只是与以前的同僚打个招呼一般。

而这一切,出宫的耶律答里孛并不知晓,站在陌生的府邸面前,深吸几口气,迈步上前敲响大门。

不久,有悲戚的哭喊声从府中传出。

……

宣和三年,正月。

杭州城。

湿冷的空气不住的往人衣衫里面钻,莫说普通的义军士卒,就是身材魁梧的将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