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人作战的军队,大有不如。”
吕布点点头,转过身,还未迈步就听后方李助声音继续传来:“只是这等情况他们自己也是知晓,是以臣在杭州之时,方腊军中的左丞相娄敏中曾请求我朝派出一两名善战的将领去帮他们训练士卒,以应对西军。
还有,他们也想买海船组建水师。”
“哦?”身形又转了过来,吕布眉头一挑:“练兵?水师?”
沉思片刻:“却是他等现今唯一能做之事,只是不知此时来不来得及。”,接着一笑:“甚好,看来也不全是些只知一味打杀的莽夫。”
“那陛下意思是……”
“派人过去。”吕布一挥手,脸上笑意未减:“那姓赵的行事过于反复,朕早想给他个教训,既然不能亲自提兵去让他知晓朝令不得夕改,那如今扶持个反贼让他头疼反是最佳方法。”
“陛下英明。”李助拱拱手,脸上浮现笑容,暗忖也是对得起与娄敏中这番相交。
“你一会儿下去让兵部与吏部拿出个名单,莫要太多人过去,只三五个最好,明年若是顺利,咱们还要南下,可别让朕的将军门埋怨朕有仗打不叫着他们。”
吕布开了个玩笑,引得李助也笑了起来,随即想起一事:“对了,李宝将军今次交接粮草时曾言,小七将军在东南与两个方腊军中人结拜成兄弟。”
“那下次也要让小七过去才行。”吕布转身向前走着:“总不能大家兄弟一场让他三人长久分离不见……”
随即砸吧下嘴,犹犹豫豫的声音传去后面:“怎地还是三个人结拜,为何不是五个、六个?结拜之时三人是有何讲究?”
“许是就他们三个喝的多?”李助捻着胡须,有些不甚明白的歪下脑袋,继而乐呵呵一笑:“臣也是没见着,不过李宝说他三个喝的不省人事,可能就是如此才让他三个投缘成为异姓兄弟?”
吕布在前挥挥手:“罢了,愿意几个就几个吧,又不是和朕结拜,管他许多。”后面的人呵呵一笑,随后又说了些话,将最近的事情交代清楚,随后李助方才告辞退下,已经离开数月,回来事情繁多,更何况还有新建宫卫之事,足够他忙碌上一阵子了。
不久,淅淅沥沥的小雨降了下来,带着凉意的雨水浇灌而下,让农人欣喜万分,同样没能浇灭参考人心中等待成绩的火热。
一张张写满文字的试卷放在龙案之上,写有批语的小字另呈纸上,方便吕布阅读审视。
身为科举主持者的杨朴平静的站在厅中,清晰的话语传来:“陛下,这二十一份试卷乃是我等筛选而出最优之人,臣等按照文章优劣将他等排好,最上乃是最优之人,以此往下,只是……”
“二十一人?这般少?”吕布眉头挑了一下,似是有些不满。
杨朴摇头:“臣亦知我等现今缺少人手,然而放些不知所谓的人进来只会让政令更难以通行。”
“也有道理。”吕布想了想,点点头,随即饶有兴趣的低头拿起桌上的试卷翻看,耳中传来杨朴的声音:“臣适才未说完,最上方两人都有状元之才,臣等不能确定谁优谁劣,还请陛下裁断。”
“你等也不能?”吕布没有抬头看他一眼,又注目手中的试卷,卷面密密麻麻的文字书写工整,让人看着赏心悦目:“二人策论谁优?”
“不分伯仲。”杨朴顿了下,随后解释:“今科论语一道,四书三题,五经两题,大学中庸各一题,孝经论一篇,诏、诰、表各一篇,策论五题。
这两人各种试题都甚是优秀,后面策论也是角度新奇,臣等六个阅卷人亦曾将两人之题合起来讨论,结果商讨结论是对半而分,又谁都说服不了谁,是以才请圣上裁定。”
请...您....收藏69书吧六//九//书//吧
拱手作了一揖:“臣等无能,还请陛下责罚。”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吕布摇摇头,伸手拍了拍厚厚一摞试卷:“比武较技,打不过就是打不过,不存在无法评判之事,然而这文章孰优孰劣却非是能一时下定结论,除非高出他人甚多。”
随手伸出,拿起两份试卷同时一扬。
哗啦啦——
纸张在空气中翻动发出声响。
啪——
在殿中人的注视下落在地面。
吕布指着先落地那份:“就以此人为状元,另一人榜眼,就这般定了。”
杨朴眼珠动了下,随后点头拱手:“喏。”
皇宫中的一切,自是不能传去外面,那些等待着的考生在经历了最初几日的放纵,重又变得忐忑不已。
有信心的尚能坐的住,在自家所居之处怡然自得;未有才能之辈,则是每日在寺院、道观间走动,上香、拜佛、求道、施舍钱财,让这几日上京的道观佛寺莫名多了不少香火钱。
不过几日,天上白云在明媚的光团前走过,云朵的影子时不时投射在地上。
放榜之处,挤满了早早起床的人,一个个眼巴巴看着那边红漆涂抹的告示栏,今科的录取名单,稍后当贴于其上,乱哄哄的声响中,不时有熟识的人碰上。
“哟呵,王兄你也来了?不是说不来参加反贼之考吗?”
“胡扯!齐国立于辽东已有数载,政事昌明,国力日盛,何谈反贼?此乃建邦开国之举!”
“哎,你个竖子之前可不是这般说的。”
“你才竖子!你家祖宗……”
骂街的声音在一众读书人的围观中渐渐响起,几个面色沉稳的人靠在最后,不时打量一下对骂起劲儿的两人,摇摇头,有人干脆闭上眼睛眼不见为净。
只是不久,一阵脚步轰鸣声响起,这里哄闹的人群逐渐住嘴,纷纷向着声响传来处看去,就见一队黑甲士卒持着铁盾、长矛跟在一骑马官员身后朝着这边走来。
这群读书人见了连忙住嘴后退,有眼尖的看着当先官手中捧着一卷纸张,连忙大喊:“来了、来了,放榜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