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注视下,五千多口鄯州汉民被登籍造册,结束后便会有人按照他们的人口大小给予粮食,并带着他们前往城内的屋舍入住。
山丹城内的屋舍经过修葺和修建,早已能够容纳上万人,因此突然涌来五千余人,也并不会超过它的上限。
“真的给粮食了!”
“这得有三斗吧?”
“肯定有三斗,一个月竟然给三斗米啊?”
黄昏下,后方排队的百姓纷纷眼热看向前方领到米的百姓。
“大人每月给米三斗,小孩二斗,都不要挤,好好排队!”
城门处,崔恕令塘骑来回通知,这才让队伍稍微安静了些。
以山丹曾经的标准来说,成人一个月三斗米并不算多。
不过为了以防存粮被吃光,刘继隆还是定下了这个较低的标准。
如果事后还有足够多的粮食,那到时候再提高也不迟。
在他这么想的时候,天色也越来越暗,直到后来需要点火把、摆油灯的时候,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饶是如此,城门外却还是有近两千百姓还在排队。
没有办法,就连刘继隆也亲自上阵开始登籍。
他们从酉时17点一直忙碌到亥时21点,整整两个时辰才将所有鄯州汉民重新登籍造册。
随着最后一户百姓被送入城内,刘继隆也活动了一下自己发酸的肩膀。
大约一刻钟后,将所有户籍汇总好的崔恕才对刘继隆作揖道:
“果毅,都汇总好了,此次登籍百姓一千三百四十二户,五千七百一十三口。”
“算上之前的,如今山丹山丹军一千二、鄯州军八百,百姓二千八百一十六户,九千二百一十口”
崔恕说罢,刘继隆又询问了一下粮仓内的粮食数量和牧群数量。
“今日发了粮食后,仓内便只剩下三万四千六百余石新粮了。”
“不过牧群的数量很多,光羊就有八万多只。”
“只是上次东略的耕牛已经分完了,正在训练的挽马只剩下一千五百多匹,这新入籍的五千多百姓……”
崔恕试探性的询问刘继隆,刘继隆闻言道:
“把训练好的挽马按照每户一匹发下,让他们先开荒。”
“过些日子,我会率精骑二次东略,总归能带回些牛羊。”
“你明日统计一下去年分得粮食的百姓,看看他们的粮食还够吃多久。”
“如果粮食不够,那就选一批老羊去张掖,和刺史换一批粮食。”
他吩咐着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崔恕也将他所说的事情先后记下。
待全部记下后,他这才对刘继隆劝导道:“果毅,您舟车劳顿,先回衙门休息吧。”
“嗯,明日我会休息久一点,衙门的常议便取消吧。”
交代一番,刘继隆便走到不远处翻身上马,骑马返回了县衙。
在他进入内堂时,等待许久的曹茂连忙站起来:“果毅,饭菜还热着呢!”
“端上来吧,顺带帮我烧桶热水沐浴。”
刘继隆倒不是很累,就是坐久了有些肩膀发麻。
他这具身体精力旺盛,即便困乏也不会睡很久,往往休息三个时辰就能精力充沛。
在他的注视下,曹茂将饭菜端上了桌。
新鲜的野菜和一些刚刚长出的蔬菜被翻炒好,配上一盆炖羊肉,看得刘继隆食指大动。
曹茂放下饭菜就去为他烧热水了,而他也埋头大快朵颐起来。
就在他大快朵颐的同时,千里之外的黑夜中,一支队伍也来到了丰州城下。
“城下是什么人!”
黑灯瞎火的丰州城楼前,十余名兵卒举着火把试图看清城下之人。
城下的火光仅七八处,为首之人穿着黑袍,五官不算清楚。
在城头丰州兵卒的叫嚷声中,这人脱下了自己头上的斗笠,露出了光秃秃的脑袋。
“沙州僧人悟真,奉瓜沙留后张议潮之命前来报捷……”
“瓜、沙、甘、肃……四州光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