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归义非唐> 第104章 置军归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章 置军归义(3 / 3)

话音落下,众人都看向李渭,而李渭也不紧不慢道:

“大汗和诸位还不知道,河陇的论恐热因饥荒而诸将逃离,许多部落纷纷选择靠山投奔,而凉州便是他们去处之一。”

“从五月以来,大大小小有上万吐蕃人投靠凉州,其中拥甲者近千人。”

“我军虽然两次东略凉州,但也不过才杀伤番贼数千,斩杀了嘉麟东本莽罗将罢了。”

“如今凉州获得河陇助力,我军尚且有焉支山作为依靠,可贵部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呢?”

“马上入秋了,我相信大汗肯定派出探马去南边探查了凉州五城诸部放牧情况。”

“可如今凉州严防死守,即便是大汗,恐怕也不敢说在今年的秋收时节能安然掠得足够牧群吧?”

“没有了牧群,这个漫长的冬季,大汗您与您麾下的部众,又该如何度过?”

李渭话音落下,帐内头人脸色皆不好看。

显然,李渭给他们带来的情报让他们始料不及。

半个月前他们就放出了探马,可是探马带回的消息让他们手足无措。

尚摩陵他们下达了禁令,只准各部在姑臧以北五十里的范围内放牧,并且将哨骑放出了一百里远。

如此一来,他们今年再想轻易劫掠凉州就不太可能了。

没有可劫掠的牧群,以他们自己的牧群,根本不够他们所有人安然度过寒冬。

正因如此,头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杜噶支,而杜噶支却在感受到目光的第一时间笑道:

“你说的不错,但我想知道,你要怎么帮我们?”

闻言李渭开口道:“半个月后,我们需要你们前往昌松入寇,声势越大越好。”

“届时,我军将兵出焉支山,围攻番和,而尚摩陵见状,必然会选择先救番和。”

“我军与贵部相比,贵部要的不过是牧群,而我军要的是城池,孰轻孰重,尚摩陵自然能分清。”

“你们只管在昌松南北劫掠牧群,嘉麟、番和、姑臧、神鸟四座城池的甲兵,自有我们会去对付。”

对于嗢末的实力,刚才一路走来,李渭也大概了解了不少。

他们大部分都是穿着皮袄,拿着弯刀、骨朵的轻兵,部落虽然有万帐之众,可甲兵恐怕连一千都凑不齐。

如此情况,让他们去昌松捣捣乱就差不多了,再多的他们也不会去做。

反正张淮深、刘继隆只要他们吸引住昌松注意力就行,剩下的兵马,凭甘州之力,即便不敌,也不会吃什么大亏。

如此想着,李渭便等待起了杜噶支的回答。

对此,杜噶支想了想,随后才道:“你们拿下了番和城,我们有什么好处?”

“……”李渭闻言皱眉,毕竟他刚才所说的可谓是双赢。

甘州兵马拿下番和,嗢末部能劫掠昌松牧群,完全没有损害任何一方利益。

可现在看来,杜噶支的贪心超过他想象,竟然还想从自己一方身上吃一口肉。

“我带来了七百斤铁料,可以作为礼物送给大汗。”

李渭沉声说着,杜噶支却狮子大开口道:“除了这七百斤铁料,我还要三百套扎甲!”

“大汗,您的要求未免太高了。”

站在一旁的李仪中有些看不下去,要知道以河西五州的生产力,每年也不过能产一千四五百套甲胄罢了。

杜噶支张嘴就是三百套,这显然超出了甘州能承受的范围。

“我们没有那么多空余的甲胄给您。”

李渭顺势开口,但又补充道:“但是我们可以再额外送五千斤铁料给您。”

五千斤铁料,以嗢末的冶金手段,顶多就能制作一百套扎甲罢了,不仅费时费力,质量还不如河西的好。

杜噶支还想继续提高价码,可看着李渭不为所动的脸,他最后还是笑道:“好!半个月后我出兵昌松!”

李渭见状松了一口气,抬手作揖:“既然如此,那我便先返回甘州,将此事告知刺史了。”

“七百斤铁料就在营盘外,请大汗派人去接收。”

“至于剩下的五千斤铁料,等拿下昌松后再兑现。”

“贵使慢走。”杜噶支没有起身相送的想法,见状李渭便带着李仪中离去。

在他们走后,那些头人才七嘴八舌道:“大汗,我们什么时候出兵?”

“大汗,这才五千斤铁料,不够我们分啊!”

“大汗……”

他们七嘴八舌说着,杜噶支却冷笑道:

“现在说的是一回事,等他们和番狗打起来,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