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归义非唐> 第143章 挥师陇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3章 挥师陇西(2 / 3)

然发声,而他如此激动也有原因,毕竟他是甘州人,昔年论恐热大杀甘州百姓时,他正好少年,自然对论恐热仇恨。

见他想着报仇,刘继隆也颔首道:“日后收复洮州,我把洮州留给你驻跸。”

“至于能不能杀论恐热,这就看你的本事了。”

“是!”斛斯光瞬间精神,连忙朝刘继隆作揖。

刘继隆颔首示意,随后才看向众人:“陇西不比河西,你们得做好准备。”

“河西地形多是一马平川,可陇西却是山峦叠嶂,不论行军、屯垦,都在河谷进行。”

“兴许我现在说了你们也不清楚,但等你们去了,就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了。”

他话音落下,尚铎罗也作揖道:“刺史说得对,因此我想向刺史建议,将塘骑改为步骑混塘。”

“除此之外,我军的行军和扎营等办法也得随之更改,例如……”

尚铎罗开始解释起来为什么需要更改行军和扎营、塘骑的原因。

行军打仗不是儿戏,刘继隆他们打仗都是很明显的北方打法,而陇西的地形与一马平川的北方显然不同,打法也需要改变。

南北不同,主要就是地形不同。

北方虽然也有高山,但主要还是以平原为主,哪怕有山脉阻隔,却也是长坡大川,一览无余。

因此,北方放哨只需要塘骑,行军严谨却也可以大开大合。

相比较下,南方则是山川险峻、谷道狭长、水道纵横……各不相同。

正因如此,地形更偏向南方的陇西,也更适合南方的行军打仗。

由于山川较多,地势狭长,容易遭遇伏击,因此陇西的塘兵除了骑兵外还有步兵。

归义军的塘兵主要是塘骑,每塘一伙,每伙十余骑,根据大军规模从十余塘到数百塘不等。

可到了陇西后,现有的塘兵形式必须做出改变,原本的十余骑为一塘,必须改为十骑兵加十步兵为一塘,并且都要用善于攀爬的兵卒组成。

但凡遇到山地险峻、骑兵上不去的地方,就由步兵拿着塘旗爬山探查,所有山谷、密林之处都不能错过。

没有问题后,步塘就举着旗帜立定在那,然后塘骑奔马回军汇报,军队就前进到步塘立定的地方寻找宽阔平坦地方,驻扎列阵警戒,然后塘兵们继续向前搜索,就这样一直到出了山谷为止。

要是查出异样遭遇伏兵,步塘遇害或摇旗,马兵亦迅速奔回军中报警,然后主将依山形布置军队列阵迎敌。

步塘如果没有遇害,可以允许随意逃脱暂不回营,一直等到大战结束再返回,而将领也当给塘兵记功。

单是这驱使塘兵的手段,就足够刘继隆他们学一段时间了,更别提大军行军了。

在河西时,精骑基本拱卫左右,轻骑放外做哨骑,但去了陇西后,由于官道狭长,地形崎岖,因此行军也很有讲究。

正常最先出营的是各部骑兵,因为骑兵速度快,出营后迅速前进到距离营地二三里的地方,然后停止立定,摆好队列后开始警戒。随后,步兵各部按照位置方向远近依次出营,在距离营地二十步距离四面列阵警戒,最后是辎重队出营。

大军全部出营后,顺序又发生了变化,步兵收阵越过骑兵走在最前面,然后骑兵护卫带领辎重队,与步兵保持两里的距离行军。

要是大雪天,那就骑兵在前踏雪开道,步兵在后跟随。

类似刘继隆喜欢的急行军奇袭敌人,放在河西这种地方没什么问题,但放在陇西那种地形复杂的地方,颇有种赌博的意思了。

针对这些,尚铎罗一直说到入夜,直到曹茂询问是否传菜,众人才回过神来。

“倒是没想到去陇西打仗还有这么多说法……”

“这我们得学学,别去了陇西被番贼教训,那可就丢脸了。”

“得学啊……”

“老尚,今晚我去你那里睡!”

“还有我!”

“我也……”

回过神来,张昶他们纷纷开口,显然收获了许多经验与知识。

不仅仅是他们,就连刘继隆都学到了许多知识。

与此同时,他心底也萌生了一种想法,所以不免开口道:

“尚铎罗说的这些都很有用,是行军打仗中很实用的知识。”

“等到了兰州安定下来,我准备继续开办扫盲,扫盲的同时,也可以将这些知识编撰成书,交给下面的将士们学习。”

刘继隆的话让尚铎罗受宠若惊:“我这也只是多年经验所得,这编书……我……”

“没事,你与我多说说这些,我编写就是。”刘继隆轻笑安抚他,随后目光扫视众人道:

“明日大军开拔,如尚铎罗所说一样,我们的行军和塘兵得变一变了。”

“尚铎罗,我暂授你为三军观察使,纠正大军南下路上的不合理举措,你觉得如何?”

“末将定不辱命!”

刘继隆弄出了个不存在的官职,尚铎罗则是连忙应下,而张昶他们也没有露出其他表情,都是由衷为尚铎罗高兴。

毕竟在刚才,尚铎罗就已经展示了他在陇西作战的经验。

单从这点来说,帐内没几个人敢说比他更熟悉陇西,因此由他担任观察使倒也应该。

“此时,末将有一个问题!”

忽的,坐在角落的郑处忍不住出声,众人先后朝他看去。

面对这些目光,郑处镇定自若,起身作揖道:“刺史,我军既然要去陇西,那打出的军号还是归义军吗?”

郑处的话,让众人又将目光投向了刘继隆,毕竟他们这次南下过后就进入陇西了,而归义军是唐廷给张议潮的军号,并且还仅限于瓜、沙二州。

他们如果用归义军的军号在陇西地界,那确实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

对此,刘继隆并未纠结:“管他作甚,大不了将河西的称呼为河西归义军,我们就当陇西归义军!”

“对!”张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